研究發(fā)現北美小鹿中普遍存在瘧疾寄生蟲
引起瘧疾的寄生蟲可能潛伏在視線范圍內,包括北美的鹿。分析來自佛羅里達州33只養(yǎng)殖白尾小鹿的血液樣本的研究人員報告說,在生命的前八個月的某個時間點,大約21%-7的33個人被瘧疾寄生蟲感染。該研究發(fā)表在美國微生物學會開放獲取期刊mSphere上,在3個月,6個月和8個月時收集了血液樣本。研究人員還發(fā)現,感染的小鹿在第一年死亡的可能性比未感染的小動物更大,這種相關性表明寄生蟲可能導致風險增加。
“如果你看看在最早的時間點被感染的小鹿,其中一半會死亡,”領導這項研究的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的兒科醫(yī)生和微生物學家奧德麗奧多姆約翰說。奧多姆約翰的實驗室專注于瘧疾寄生蟲的生物學,盡管她的研究通常側重于人類感染。
然而,成人和兒童對感染的反應可能有顯著不同,感染瘧疾的兒童死亡的風險要高于成人。根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數據,每年有超過40萬人死于瘧疾,大多數人 - 大約70% - 是5歲或5歲以下。奧多姆約翰及其同事的研究結果表明,雖然許多動物很容易清除感染,但幼小動物也特別容易受到寄生蟲的侵害。
生物學家已經確定了600多種瘧疾寄生蟲或大氣螨,但只有5種已知使用人類作為寄主。刺蠅傳播寄生蟲,寄生蟲感染脊椎動物,包括嚙齒動物,蝙蝠,鳥類,蜥蜴和靈長類動物。1967年,科學家首次在白尾鹿中發(fā)現了瘧疾寄生蟲瘧原蟲(Plasmodium odoceoilei),但直到最近,為了解動物感染的臨床意義,最近才開展了一些后續(xù)工作。
最近,對鹿瘧疾的科學興趣有所增加,部分原因是研究分析了瘧疾寄生蟲的基因組,并且調查顯示P. odocoilei在北美白尾鹿中很常見。“鹿到處都是,”奧多姆約翰說。“我的后院里有一種瘧疾寄生蟲。”
她和她的同事們與佛羅里達大學的Cervidae健康研究計劃合作,該計劃負責組織和協調鹿研究。他們收集了在佛羅里達州加茲登縣一個500英畝的保護區(qū)內出生和長大的小鹿的血液樣本。奧多姆約翰說,研究鹿可以讓研究人員了解寄生蟲如何與宿主一起進化并從一個地方移動到另一個地方。
“這項研究開辟了新的機會來研究瘧原蟲在北美-mammal接口,指出:”微生物學家蘇珊·帕金斯,在自然歷史的紐約美國博物館,在同時發(fā)表的一篇評論mSphere與研究。
奧多姆約翰說她的實驗室計劃繼續(xù)研究鹿的瘧疾。例如,他們的研究無法辨別小鹿是否被母親感染蚊蟲叮咬或垂直傳播。“我們也不知道這種寄生蟲的傳播壓力有多大,”她說。他們計劃對P. odocoilei的基因組進行測序,并進行進一步的研究,以了解寄生蟲在小鹿死亡率中的作用。
她說,鹿提供了一個研究真實野外種群寄生的簡單機會。“我非常有興趣看看我們是否能看到鹿糞中的寄生蟲DNA,”她說。“我們在冰箱里等了一大堆樣品。”
推薦內容
-
心理知識:男人與女人的20個心理差別
現在的人們越來越物質化了,什么都要攀比,其實生活是自己的,過得開不開心只有自己知道。有時候我們真的不需要在意別人的眼光,做自己...
-
代謝物的變化可以調節(jié)最早的發(fā)育階段
細胞代謝物的變化已被證明可以在生命的最早階段調節(jié)胚胎干細胞的發(fā)育。代謝物是在細胞中維持生命的化學活性期間產生的簡單化合物。最近...
-
為正確的功能選擇合適的基材
東京工業(yè)大學的科學家發(fā)現了一種獨特的分子機制,負責泛素特異性蛋白酶的底物偏好。泛素是一種小的,高度保守的真核調節(jié)蛋白,可通過異...
-
網友拍到地震云,地震云真的存在嗎?來幫大家解答一下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見各種各樣的流言,但是只要我們用心去思考和辨認其實 不難發(fā)現這些謠言有很多破綻。所以今天,小編照常給大家辟謠一則
-
情緒殺手有哪些
隨著社會壓力的不斷加大,人們現在把越來越多的目光放到了一個人的心理情況上。確實,每個人的抗壓指數是有限的,一個平時看著正常的人...
-
“偉哥”能有效治療肺動脈高壓
-2022年4月16日發(fā)(作者:狂犬疫苗多少錢一針)“偉哥”能有效治療肺動脈高壓1美國輝瑞公司生產的陽痿治療藥物“偉哥”(萬艾可)在全球著...
-
Atg2蛋白在將前自噬體膜束縛到內質網中的作用
博士后哲也小谷,副仁Nakatogawa教授,名譽大隅良典教授和東京工業(yè)大學的同事們分析了署理蛋白Atg2,其功能是以前未知的,并已發(fā)現Atg2期間
-
孩子心理創(chuàng)傷怎么辦
心理活動是每個人都有的。然而這樣一個別人不知道的思想角落,往往容易被他人忽視。所以我們自身必須時刻關注自己的內心需求,不能讓自...
-
研究人員發(fā)現干細胞如何確定框架形成替代結構
懷特黑德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fā)現了一個再生的框架,可以解釋和預測在成人干細胞,再生組織形式替代結構確定。網上的一篇論文中出現3月15日《科
-
關于昆蟲DNA分析和生物多樣性估計的新討論
面對全球昆蟲數量不斷減少,科學家們不斷擴大我們對全球無脊椎動物及其生物多樣性的認識。昆蟲是地球上最豐富的動物 - 它們超過全人類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