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打甜蜜素!很多水果都打!農(nóng)民的話你還真敢信???來聽聽專業(yè)人士怎么說
相信很多人都被“誤導”過。因為現(xiàn)在的網(wǎng)絡信息非常豐富和更新迅速,還沒等我們了解事情的詳情,下一秒就又反轉了。所以大家在獲取信息的時候一定要有耐心、多關注事件的后續(xù)發(fā)展,這樣才能了解全面。
水果甜蜜素
流言:,柑橘打甜蜜素!很多水果都打!農(nóng)民的話你還真敢信???,真相:,(全文1700字,閱讀僅需5分鐘)
最近網(wǎng)絡上流傳著一個偷拍的小視頻,一個種植戶侃侃而談,如何讓自己的柑橘變甜。
其中提到,要打“甜蜜素”,而且很多水果都需要打,包括西瓜、橘子、柚子、橙子等等。
到底她用的甜蜜素是什么?會不會有毒?以后還能吃什么水果?
【食品添加劑甜蜜素】
甜蜜素的學名是“環(huán)己基氨基磺酸”,是一種人工合成的甜味劑。
它在中國、歐盟、香港等國和地區(qū)是允許使用的,但在美國、日本等國不讓用。
人體無法吸收它,即使吸收也無法代謝,最終它會原封不同的排泄出去,因此安全性很高。
作為甜味劑,它廣泛用于飲料、罐頭、糕點等食品,但生鮮水果是不讓用的。
【水果怎么打甜蜜素】
水果“打藥”,通常有兩種理解,一個是噴灑,一個是打針。
打針是不可能的,一方面是因為打針留下的針眼會成為細菌、霉菌入侵的通道,水果容易爛掉。
另一方面,打針無法保證甜蜜素在水果內均勻分布,弄不好還影響口感。
對于西瓜這樣的實心水果,要將藥水打進去還真不容易。
如果是噴藥,似乎也不太可能。
甜蜜素是水溶性的,幾乎不溶于有機溶劑,穿透水果表皮蠟質層不太容易。
更重要的是,就算噴在表面能吸收,如何確保一樹果子都均勻吸收呢?
尤其是像柚子、橙子這樣果皮很厚的水果,從表皮吸收并轉移到果肉,這可沒你想的那么簡單。
不信你可以試試嚼一下果皮,看看果皮是不是也是甜的,保證你會失望。
【此甜蜜素非彼甜蜜素】
其實種植戶說的“甜蜜素”極有可能不是食品添加劑的甜蜜素。
在民間,XX素、XX精是一種通俗叫法,指的是高效、強力、速效的東西。
因為能讓水果變甜,所以被叫做甜蜜素,實際上它的學名是增甜劑、增甜素,屬于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也是一種表面噴灑的葉面肥。
它是歐美發(fā)達國家首先發(fā)展起來的技術,在幾十年前就已經(jīng)有農(nóng)業(yè)應用。
這一類商業(yè)化的產(chǎn)品挺多,但成分各不相同。
常見的包括多糖或聚糖,硼、鉬、鋅、錳等微量元素、稀土元素(也常用于茶葉的葉面肥),硫代硫酸鈉、硫酸鈉、亞硫酸鈉等。
這些東西本身并不是甜的,但原理基本上都是通過促進植物代謝和營養(yǎng)物質的合成、積累,實現(xiàn)增加果實產(chǎn)量、縮短成熟周期、改善外觀品質的目的。
【晚熟的水果不打增甜劑?】
同樣的水果品種,不打增甜劑的水果可能熟的晚一些,不過這并不等于晚熟的水果都不需要增甜。
果蔬成熟的時間可以通過人工調節(jié),比如播種時間、使用生長調節(jié)劑等,但影響果蔬上市時間最關鍵的因素是品種不同。
以柑橘為例,如果大家的橘子一起成熟上市,必然會造成市場供應過剩、賣不出價。
因此人們逐漸培育出不同時間成熟的品種,通過“錯峰上下班”,既可以延長柑橘的供應周期,還可以讓價格相對穩(wěn)定,不至于扎堆上市造成果賤傷農(nóng)。
所以說晚熟的水果完全不需要打增甜劑也只是一廂情愿罷了。
【為什么咱吃的水果這么甜】
甜味意味著糖、能量,人類對甜味的追求深深植根于基因,這是進化過程中的動物本能。
因為大家對甜味如此喜愛,因此水果育種就向著更大、更甜這個方向不斷發(fā)展。
通過一代一代農(nóng)業(yè)科技人員的選育,水果才變得越來越甜,連玉米、土豆都培育出了甜味品種呢(并不是轉基因)。
如果水果沒有酸味就說人家有問題,農(nóng)業(yè)科技人員真的要哭暈了。
不過正所謂蘿卜青菜各有所愛,帶酸味的水果也不是完全沒有市場,有些人就喜歡有酸味的。
有個笑話很形象,說一個大姐去買橘子,問小販“這橘子甜嗎”,小販熱情的答道“甜得很,一點也不酸”,大姐一撇嘴“那算了,我喜歡吃酸的”。
【真有水果用甜味劑處理】
種植環(huán)節(jié)使用甜味劑(比如糖精、甜蜜素)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但在中間的流通銷售環(huán)節(jié)還是有可能的,比如著名的“糖精棗”。
可惜的是,糖精水泡棗并沒什么卵用,這只是商販的障眼法罷了。糖精很難穿透致密的棗皮,因此只能讓外層變甜。
棗變紅也不是因為糖精,而是因為溫水。
類似的,有些小攤小販會把糖精水噴在楊梅、桑葚這樣的水果上增甜,也是障眼法。如果你現(xiàn)場嘗的話,有可能比較甜,拿回家用水一洗,糖精就沒了。
因此建議你少在路邊流通攤販那兒買東西,雖然也吃不出啥毛病,但上當受騙的感覺也不好呀。
【農(nóng)民的話別全信】
最后呢,我想告訴你的是,別以為偷拍出來的視頻就是真相。
別看他們說的頭頭是道,其實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類似黃瓜涂避孕藥、無籽葡萄用避孕藥這樣的謠言也是出自他們。
以訛傳訛怎么來的?就是因為造謠的人自己都信了。
嗯,我就默默的,看你繼續(xù)裝~~
(內容整理自“科普中國”、“科學辟謠平臺”)如果看完本文后你心里的疑問解開了,歡迎大家分享給身邊的小伙伴,讓更多人避雷謠言,讓真相被更多人知道。
推薦內容
-
信息回避是什么意思?
小C剛剛結束期末考沒多久,正在開開心心吃炸雞。突然,屏幕上顯示、你收到了一條微信消息。打開一看,室友說高數(shù)的期末成績出來了…小C...
-
NIH基因組測序程序針對常見罕見疾病的基因組基礎
馬里蘭州貝塞斯達, 2016年1月14日,星期四 - 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將資助一系列基因組測序和分析中心,其研究重點是了解常見和罕見人類疾
-
蜜蜂寄生蟲以脂肪器官為食而非血液
世界各地的蜂蜜蜂群受到各種威脅的威脅,包括殺蟲劑,疾病,營養(yǎng)不良和棲息地喪失。最近的研究表明,一種威脅遠遠高于其他威脅:一種寄...
-
研究小組首次將人類真菌識別為克羅恩病的關鍵因素
由凱斯西儲大學醫(yī)學院領導的國際研究人員小組首次確定,真菌是克羅恩病發(fā)展的關鍵因素。研究人員還將一種新細菌與以前與克羅恩病相關的...
-
困了累了來一瓶?實際是這樣... 能量飲料真的能提神抗疲勞嗎?
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的快速發(fā)展,我們在獲取信息的時候很容易被帶跑方向。有時候真相也許并不是網(wǎng)上說的那樣,所以我們必須要有自己的判斷和獨立...
-
經(jīng)常笑有哪些作用
生活中,不管我們在跟自己獨處還是跟別人相處的過程中其實我們會發(fā)現(xiàn)心理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很大的。因此當我們發(fā)現(xiàn)自己有心理疾病的傾向...
-
吃果蔬和肉蛋會感染新冠病毒?是真的嗎?
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的快速發(fā)展,我們在獲取信息的時候很容易被帶跑方向。有時候真相也許并不是網(wǎng)上說的那樣,所以我們必須要有自己的判斷和獨立...
-
睡眠不足將改變人體700多個基因?你了解多少
面對流言,希望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尋找官方回應。而不是著急著把流言傳播出去,畢竟現(xiàn)在網(wǎng)絡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都出臺了,網(wǎng)絡上傳播謠言...
-
與濕疹相關的遺傳變異是進化神器
一些人類遺傳疾病一代又一代地存在,因為導致它們的基因可以有益于健康。一些人類遺傳疾病一代又一代地存在,因為導致它們的基因可以有...
-
組蛋白掃描儀激活無錯DNA修復
根據(jù)具體情況,DNA損傷會引起DNA修復,可能是邋sc或整潔。例如,在細胞周期的S期和G2期,BRCA1蛋白促進整齊的修復,無錯誤的同源重組(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