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禁止任何形式代孕 為什么要反對代孕合法化
3、法律和社會角度:
「權利保障」和「脅迫自愿」
如果開放代孕,為了保證代孕雙方的利益都得到公平的保障,相關法律支持是必須的。
即使在標榜自由的美國,也只有部分州立法承認代孕,在尋求代孕、簽訂合同時,要求相關律師及保險公司參與其中,這就需要有第三方生育方面專業(yè)知識的律師。
當然,人的問題好解決,沒有人的話,教育培訓就可以了。不過,法律方面的問題,更復雜的還在于各種法律條款間的完善和支持。
以目前國內(nèi)法律框架,如果開放代孕,恐怕有很多法律條款需要做修改,從而減少法律條文之間的互相矛盾。
比如如果代孕雙方簽署合同,要求提供代孕的母親不得自行終止妊娠,否則要給予賠償。但是,目前國內(nèi)法律,是允許早孕期女性自行決定是否保留胚胎的,那么,提供代孕的母親以此為由,要求在早孕期做流產(chǎn),而且拒絕賠償,那么法律上是不是要對這個合同進行強制執(zhí)行呢?或者說,如果提供代孕的母親可以像普通懷孕女性一樣,擁有對胚胎的處置權,那么尋求代孕的夫妻,他們的權益如何保障呢?
類似的法律問題還有很多。
不僅如此,開放代孕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社會問題必須引起重視,那就是「脅迫」問題。
在一些人的說法中,代孕被認為是女性的生育自由,甚至是貧困女性獲取經(jīng)濟來源的重要方式。
但殘酷的現(xiàn)實是,代孕收益的大部分還是流向了機構和產(chǎn)業(yè),而所謂的「自由」甚至成為了壓迫女性的沉重枷鎖。
還是以印度為例,對于尋求代孕的夫婦來說,代孕一個孩子的花費約為 22400 美元,而每位代孕母親拿到的酬勞僅為 8000 美元左右。
正式開始代孕前,代孕母親需要簽署一份代孕合同。代孕者需要遵從代孕者之家的規(guī)定,至于胎兒出生以后是否健康、是否畸形,都與代孕母親無關;同時,懷孕過程中出現(xiàn)的風險,醫(yī)院、醫(yī)生、被代孕夫婦均不承擔。
批評人士表示,尋求代孕的夫婦正在以低廉的價格雇用代孕母親們承受痛苦和風險,從而對印度的貧窮婦女進行剝削。
一旦代孕合法化,那么就有可能在合法的外衣下,存在脅迫女性非自愿代孕,從而獲得利益的現(xiàn)象。發(fā)生這種「脅迫」情況,和社會分層有關。一個社會的貧富分化越大,權力越集中,越容易出現(xiàn)這種脅迫的情況。
根據(jù) 2019 年相關數(shù)據(jù),低收入組和中間偏下收入組共 40% 家庭戶對應的人口為 6.1 億人,年人均收入為 11485 元,月人均收入近 1000 元。其中,低收入組戶月人均收入低于 1000 元,中間偏下收入組戶月人均收入高于 1000 元。
國家的經(jīng)濟和 GDP 確實在提升,但中國還是世界上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廣大農(nóng)村和中西部地區(qū)相當一部分居民收入水平依然偏低。
在這樣的國情之下,如果開放代孕,那么發(fā)生脅迫現(xiàn)象的可能性會很大。
總的來說,從醫(yī)學角度來說,作為一種解決不孕夫婦的醫(yī)療技術,代孕并非必然引發(fā)罪惡,在充分厘清概念、做好保障、出于自愿的情況下,也并非絕對不能開展。
只是,我們該如何保證所謂的「保障」和「自愿」呢?
這也許是一個很難有答案的問題。
但可以預料到的是,貿(mào)然開放代孕,帶來的不是生育自由,而是一個又一個物化生命的「嬰兒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