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夜菜、隔夜茶、隔夜水、隔夜肉、隔夜銀耳、隔夜瓜,到底哪個不能吃?很多人想問
相信很多人都被“誤導”過。因為現(xiàn)在的網(wǎng)絡信息非常豐富和更新迅速,還沒等我們了解事情的詳情,下一秒就又反轉了。所以大家在獲取信息的時候一定要有耐心、多關注事件的后續(xù)發(fā)展,這樣才能了解全面。
隔夜食物
1、隔夜食物都能吃,只要保存方式恰當。
2、涼菜盡量不隔夜。
3、隔夜食物吃之前充分加熱。
4、隔夜水大家經(jīng)常喝。
最近新聞說,有個老人吃了隔夜的冰西瓜,結果腸壞死,于是就有人說“隔夜冰西瓜”吃不得。
還有媒體對此進行了分析,說隔夜細菌多什么的,說的有鼻子有眼。
但你想想,全國每年有多少人吃隔夜冰西瓜,腸壞死了嗎?
其實這個腸壞死的個案跟西瓜沒啥關系,和冰西瓜也沒啥關系,和隔夜冰西瓜也沒有必然聯(lián)系。
到底哪些食物隔夜就不能吃了呢?
不同人會給出不同的答案,最常見的嫌疑人包括但不僅限于:隔夜飯、隔夜菜、隔夜水、隔夜茶、隔夜銀耳、隔夜肉、隔夜瓜等等。
【隔夜飯菜】
主要是隔夜蔬菜、隔夜肉、隔夜銀耳湯等等,通常的理由就是亞硝酸鹽了,致癌什么的。
其實亞硝酸鹽并不是什么嚇死人的東西,它要轉化為亞硝胺類致癌物,還需要很多前提條件。
它在果蔬中實在是太常見了,幾乎是個個都有。
你吃的很多加工肉類里面也有亞硝酸鹽,主要用于防腐、護色。
最直觀的,你醬牛肉什么顏色,如果是褐色的,一般是沒加亞硝酸鹽的。
超市賣的醬牛肉什么顏色?餐館水煮牛肉、炒牛柳什么顏色?是不是紅撲撲的?那就是加了的。
相比而言,剩菜剩飯里面那點亞硝酸鹽根本不是事兒,成天疑神疑鬼,活活嚇死。
另外,說隔夜飯菜不能吃的,或許是你太年輕,或者是你忘性大。
冰箱走入尋常百姓家之前,咱不都經(jīng)常吃隔夜飯菜嗎?
偶有吃隔夜飯菜拉肚子的,那也是細菌污染的問題,有冰箱之后好多了。
(很可能“隔夜不能吃”也是從古時候逐步傳下來的“經(jīng)驗之談”)
還有上班族帶飯的,你們看到日本主婦做的愛心便當?shù)臅r候羨慕得不得了,那不也是頭天就做好的嗎?
【隔夜茶】
這里面的理由也是說亞硝酸鹽,我就奇了怪了,白天泡一杯茶可以喝一天,為什么放一晚上就不行了呢?
你知道普洱茶怎么來的?其實就是高端隔夜茶哈,除了有氧化過程,增加了霉菌發(fā)酵而已。
我專門寫過這方面的文章,有興趣可以去看,相信你會有新的認知。(見文末鏈接)
【隔夜水】
這個就更是無力吐槽了。我就問一句,放一白天的水能不能喝?為什么放一晚上就不能喝了?
暖瓶的水放幾天還不是照樣喝?飲水機里面的水都不知道隔了幾夜了,怎么還在喝?
我最不理解的是有些人竟然還能講出一大堆隔夜水不能喝的道理,真是有毛病。。。
有的人習慣睡前放一杯水在床頭,第二天醒來喝一杯水的,然后“磚家”又會告訴你,早起一杯水最養(yǎng)生。。。
【關鍵看存放條件】
實際上,這個問題的答案并不是哪些食物隔夜不能吃,而是看你怎么儲存過夜的。
比方說室溫過夜的剩菜剩飯、湯、涼菜、鹵味最好別吃,因為容易細菌繁殖,造成腹瀉等疾病。
科學界的一般建議是剩飯剩菜在室溫存放不超過4小時,氣溫高的時候不能超2小時。
我的建議是剩菜剩飯尚有余熱的時候就裝盒放進冰箱,雖然稍微多費一點電,但更加安全。
這是因為20-30度的時候細菌繁殖最快,因此要盡快降溫到冷藏條件。
當然,我跟我媽說這個的時候,她說我根本是不懂瞎說,看來確實是親生的了。
此外,剩菜剩飯再吃的時候需要徹底熱透,而且在冰箱中存放的時間不要過長。
對于涼拌蔬菜一般是建議吃多少做多少,剩的就扔了吧。
如果是鹵味涼菜或者肉菜舍不得扔的,比如醬牛肉,也需要再上鍋蒸一下才安全。
總之就一句話,沒有什么隔夜就不能吃的道理,生活不用這么矯情的。
(內(nèi)容整理自“科普中國”、“科學辟謠平臺”)看了這篇文章后大家心里的疑惑是不是迎刃而解了呢?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推薦內(nèi)容
-
河南昨日新增本土29+69,分布鄭州、許昌、平頂山等多地
河南昨日新增本土29+69,分布鄭州、許昌、平頂山等多地 5月6日024時,河南全省新增本土確診病例29例(鄭州市14例,許昌市12例,平頂山
-
經(jīng)過紫外線殺菌處理的食物會致癌?需要好好科普
相信很多人都被“誤導”過。因為現(xiàn)在的網(wǎng)絡信息非常豐富和更新迅速,還沒等我們了解事情的詳情,下一秒就又反轉了。所以大家在獲取信息...
-
一只鳴鳥的華麗的黃色喉嚨 有基因可以做到這一點
鳥類從類胡蘿卜素色素中獲得明亮的紅色,橙色和黃色羽毛 - 在植物中產(chǎn)生許多相同的鮮艷色彩。但是,鳴禽如何將類胡蘿卜素轉化為自然界中
-
我國報告輸入首例BA.2.12.1和BA.4感染者,中疾控披露詳情
我國報告輸入首例BA 2 12 1和BA 4感染者,中疾控披露詳情 研究稱奧密克戎BA 2毒力減弱根據(jù)廣安最初三名無癥狀感染者的鼻和喉拭子標本
-
研究人員破譯了人體如何控制干細胞
干細胞是非特異性細胞,可以在人體內(nèi)發(fā)育成任何類型的細胞。然而,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只能部分了解身體如何控制這些全能者的命運,以及...
-
DNA穩(wěn)定性的新程序
來自塞維利亞大學安達盧西亞分子生物學和再生醫(yī)學中心(Centro AndaluzdeBiologíaMoleculary Medicina Regenerativa - Cabimer)
-
益生菌并不總是有益于腸道健康
利用一種新型人體芯片上的內(nèi)臟炎癥進行的研究表明,益生菌可能并不總是對我們的健康有益。Woojung脛骨、博士生和Hyun君Kim博士,生物醫(yī)學工
-
艾滋病的治療可能在于新型的免疫治療
兩種抗艾滋病毒抗體的組合能夠一次抑制艾滋病毒數(shù)月??鼓孓D錄病毒治療(ART)已經(jīng)取得了很大進展,使今天的艾滋病毒診斷成為一種可控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