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知識:心身疾病的病因
隨著社會壓力的不斷加大,人們現(xiàn)在把越來越多的目光放到了一個人的心理情況上。確實,每個人的抗壓指數(shù)是有限的,一個平時看著正常的人,也許她就有輕微的抑郁癥,但是因為沒有去重視,最后往往會造成很嚴重的后果。今天,讓小編帶著大家一起了解心理方面的知識,幫助大家更好的了解自己。
你知道心身疾病的病因嗎?現(xiàn)代醫(yī)學模式認為心身疾病是多種因素復合形成的。不同的心身疾病及不同階段,各種因素所起的作用不同。下面小編為您解答心身疾病的病因。
心身疾病的病因
心理動力學說
主要由精神分析學家提出,他們認為心身疾病因是潛意識沖突與軀體與器官功能的聯(lián)系。對心理動力學說,不同學者也有不同的貢獻。Deutsch提倡器官語言,認為是潛意識沖突的心理動力供應特定器官,表現(xiàn)的癥狀就是符號化了的“器官語言”。Alexander則認為潛意識沖突導致精神緊張,改變了交感或副交感神經系統(tǒng)的機能,擾亂了神經內分泌系統(tǒng)而出現(xiàn)器官癥狀,可見心理動力是病因,而發(fā)病機制則各人解釋不盡相同。
心理生理學說
如果說心理動力學是強調病因,則心理生理學說著重于發(fā)病機制。Cannon的“應急”(emergency)反應,巴甫洛夫的實驗神經癥,都說明神經刺激可以影響和改變器官功能,即心理活動可影響生理過程,甚至引起疾病。Selye的“應激”學說更帶動了內分泌學家及心理學家的參與,近年來發(fā)展較較快的臨床心理生理學及分子生物學的臨床應用相結合,對于將心身醫(yī)學整合到臨床各分支學科無疑將會有極大的推動。其實心理生理學說已經不限于情緒活動對器官功能變化的觀測,同時也注遺傳素質等生物學因素和社會生活的影響。心理生理學方向的倡導者是Wollff和Holmes等人。
心理生理學說在現(xiàn)代心理應激理論(不是Selye的應激概念)有充分的體現(xiàn),可以認為是當前心身障礙致病學說的代表。
學習理論
傳統(tǒng)的學習理論,只是指條件反射學習,不論是巴甫洛夫的經典條件反射,還是Skinner的操作條件反射,都是將強化作為學習過程中的一個要素來說明的。人類心身障礙癥狀的形成,固然有條件反射的因素存在。但是社會學習理論中的觀察學習及模仿可能起著更重要的作用。社會學習理論是A.Bendura為代表的學派提出的。他們對學習的認識有以下四點。
1、觀察學習與模仿觀察學習又稱替代性學習是指借觀察他人的行為來掌握復雜的刺激,反應、強化相互關系的學習方式。模仿也是觀察他人行為后,進而仿效的學習活動與觀察學習不盡相同。
2、學習與行為表現(xiàn)學習中吸收信息,而行為表現(xiàn)是根據(jù)新信息、新認識做出的行動。所以,學習并不一定有行為表現(xiàn),這說明“學習”與“行為表現(xiàn)”并不一定相同。
3、強化的作用個體可以不經過強化來學習,即強化并非觀察學習所必須。獎勵與懲罰只是觀察者提供參考及有用的信息;強化影響的是表現(xiàn),而不是學習。
4、自身行為影響個體不僅受他人行為影響,也受自身行為影響。前者稱為替代性強化,而后者則稱為本能性強化,是個體自身以內化標準規(guī)范強化行為。
心身障礙有一部分是習得的,其中有的屬于條件反射性學習,如哮喘兒童可因哮喘癥狀獲得父母的倍加照顧(獎勵性強化);也有是通過觀察或認知而習得的。如兒童的有些習慣可能是對大人習慣的模仿。因為這些習慣的養(yǎng)成中并無強化的影響。又如醫(yī)學生中常見的是學什么病,出現(xiàn)什么癥狀,則完全是認知后的自我暗示,可以納入本能性強化。
疾病的護理
對于心身疾病除了治療時需注意心身相關的雙重治療外,護理工作亦應與醫(yī)療同步。在對心身病癥患者進行身體護理的同時,通過醫(yī)生、護士與患者的交往,以合理的言行舉行來影響和改變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使患者在最佳的心理狀態(tài)下主動地接受治療,以提高對心身病癥的治療效果。做心理護理時需注意兩個原則:心理護理和軀體護理的整體性,重視周圍環(huán)境對患者的情感影響。在一般的護理中,要和患者建立良好的醫(yī)患關系,創(chuàng)造良好的康胡環(huán)境,通過溝通、理解、支持、安撫等方式對患者進行直接的心理護理,調動患者的積極情緒,觀察并發(fā)現(xiàn)其心理變化,一起幫助患者了解疾病知識。在針對特定的疾病的心理時,要根據(jù)相應疾病的患者所表現(xiàn)的性格特征、情緒、年齡等進行相應的護理。如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者的護理時,幫助患者一起了解甲狀腺功能亢進的知識,當患者脾氣較大時,理解他,包容他,及時安撫他的情緒,增強信心,若為老年患者,可安排家屬一起陪護。心理護理的主要目的在于協(xié)助患者接受身體的改變,鼓勵其參與治療,學會自己照顧自己,爭取社會支持和親屬的配合。
疾病的預防
心身疾病是心理因素和生物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因而心身疾病的預防也應同時兼顧心、身兩方面;和其他軀體疾病一樣,防止發(fā)病,預防復發(fā)。主要從兩個方面進行預防。一是從個體方面來講,需要個人培養(yǎng)健全的性格;保持良好的情緒,建立有效的心理防御機制;鍛煉應對能力;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增強自我保健意識,具有良好的求醫(yī)行為。二是社會方面來講,做好家庭預防,以積極的態(tài)度去適應和解決各種實際問題,家人之間要嚴于律己、寬以待人、避免矛盾激化;做好學校預防,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世界觀,塑造良好的性格、個性和素質,使學生能夠身心健康地完成學業(yè),并在各方面得以順利發(fā)展、成熟;社會預防方面,創(chuàng)造良好的工作環(huán)境,制定相應的規(guī)章制度,確保各種工作條件無損于健康,形成健康的社會風氣,避免人為的精神創(chuàng)傷,個體間相互關照,相互照應,以良好的情感氛圍確保每個人的身心健康。具體的預防措施有:心身醫(yī)學工作者積極宣傳心身醫(yī)學知識,搞好組織建設和人員培訓,創(chuàng)造和諧的自然和人文環(huán)境。
所以說,現(xiàn)在的人們越來越物質化了,什么都要攀比,其實生活是自己的,過得開不開心只有自己知道。有時候我們真的不需要在意別人的眼光,做自己就好,活出真我。
推薦內容
-
慢性疼痛的治療目標
脊髓中神經元的持續(xù)激活導致慢性疼痛。Cav1 2-LTC是一種沿著神經元軸突穿梭離子的跨膜鈣通道,在這種神經病變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F(xiàn)在研
-
生酮飲食能"餓"死癌細胞?實際是這樣...
隨著互聯(lián)網的快速發(fā)展,我們在獲取信息的時候很容易被帶跑方向。有時候真相也許并不是網上說的那樣,所以我們必須要有自己的判斷和獨立...
-
降壓藥不能和柑橘一起吃嗎?很多人想問
面對流言,希望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尋找官方回應。而不是著急著把流言傳播出去,畢竟現(xiàn)在網絡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都出臺了,網絡上傳播謠言...
-
51款餅干被曝致癌物?該信嗎? 還能放心吃嗎
當我們不知道一件事真假的時候,不防多等等官方的回應。因為信息碎片化,很多小伙伴現(xiàn)在上網很容易只看到事情的一面就下定論,其實很多...
-
“韓國垃圾大火”刷屏,可它造了多少謠你知道嗎?該信嗎?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見各種各樣的流言,但是只要我們用心去思考和辨認其實 不難發(fā)現(xiàn)這些謠言有很多破綻。所以今天,小編照常給大家辟謠一則
-
關于大腦的8個謠言,你肯定都信了?一起來看
隨著互聯(lián)網的快速發(fā)展,我們在獲取信息的時候很容易被帶跑方向。有時候真相也許并不是網上說的那樣,所以我們必須要有自己的判斷和獨立...
-
生蟲的大米還能吃嗎?該信嗎?
互聯(lián)網時代,每個人都是信息傳播者,但是我們必須清楚一點:在沒有獲得真正證實的消息之前,千萬不能隨意散播謠言,很容易造成以訛傳訛...
-
白醋加洋蔥,能解白發(fā)之憂傷?是真的嗎?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見各種各樣的流言,但是只要我們用心去思考和辨認其實 不難發(fā)現(xiàn)這些謠言有很多破綻。所以今天,小編照常給大家辟謠一則
-
晚上吃姜可能影響睡眠?你了解多少 但吃姜不等于吃砒霜
互聯(lián)網時代,每個人都是信息傳播者,但是我們必須清楚一點:在沒有獲得真正證實的消息之前,千萬不能隨意散播謠言,很容易造成以訛傳訛...
-
近視矯正手術會導致視神經萎縮嗎?聽聽專家怎么說
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各種各樣的坊間流言。然而很少人去求證這些流言的真實性,久而久之就變成了真事。在這里,小編必須提醒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