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加熱超過100℃會致癌?真實情況是怎樣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見各種各樣的流言,但是只要我們用心去思考和辨認其實 不難發(fā)現這些謠言有很多破綻。所以今天,小編照常給大家辟謠一則傳了很久的流言,一起來看看。
味精致癌
味精是很多家庭常用的調料,它可以讓食物的味道更鮮美。但是網上卻時常出現“味精加熱溫度超過100℃后形成的焦谷氨酸鈉會致癌”的傳言,讓許多人對味精心生“嫌隙”。那么,這種說法是真的嗎?生活中我們該如何健康地食用味精呢?
2013年5月15日,市民在杭州吳山廣場觀看浙江省公安機關展示繳獲的假味精。(施健學)
。)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其水解為谷氨酸。谷氨酸有鮮味,是人體所需的一種氨基酸,其廣泛存在于各種食物中,但其本身不會增加食物的鮮味,只有被提煉出來變成游離的氨基酸鹽時才能為食物增鮮。我國用糧食作物,如大米或玉米來生產味精,所以味精也算是天然食品,并不是化工合成制品。
那么,味精經高溫加熱后真的有毒嗎?谷氨酸鈉在超過120℃時,容易轉變成焦谷氨酸鈉。但實際上,焦谷氨酸鈉并不會致癌,只是沒有鮮味而已。況且,味精的說明書都會建議我們出鍋前放味精,這時溫度并不太高,完全可以放心食用。
如何正確食用味精呢?從口感的角度來看,添加味精時要注意溫度,在70℃~90℃時添加為宜。炒菜時一般在菜肴出鍋前加入味精,可以防止其脫水生成焦谷氨酸鈉,丟失鮮味;涼拌菜時要早放味精,使之充分溶解。
味精雖然無毒,但是市場上的味精琳瑯滿目,我們應該如何選購呢?科信食品與營養(yǎng)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鐘凱表示,消費者在購買味精時,除了認準包裝上的QS認證外,還可以從包裝上的“純度”指標來看味精的等級。一般來說,純度越高則質量越好。好的味精晶瑩通透,顆粒均勻;而差的味精顆粒參差,互相粘連,顏色發(fā)暗。將味精放進嘴里嘗試,如果是苦澀的,則可能是混進了硫酸銨的假味精。另外,市面上售賣的粉體味精中含有食鹽,易吸濕結塊,貯存時要密封防潮,放在干燥通風處。
本文由科信食品與營養(yǎng)信息交流中心業(yè)務部主任阮光鋒進行科學性把關。
(內容整理自“科普中國”、“科學辟謠平臺”)看了這篇文章后大家心里的疑惑是不是迎刃而解了呢?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推薦內容
-
心理知識:快節(jié)奏社會如何提升幸福感
社會的發(fā)展越來越快,大家現在也慢慢開始關注一個人的心理健康。因為外界事物的巨大變化,很多人跟不上變化的腳步就會產生心理落差感從...
-
得了脂肪肝就要快速減肥?真是如此?
當我們不知道一件事真假的時候,不防多等等官方的回應。因為信息碎片化,很多小伙伴現在上網很容易只看到事情的一面就下定論,其實很多...
-
發(fā)現遺傳密碼演變的基本限制
在巴塞羅那IRB進行的一項研究解釋了為什么遺傳密碼在3000萬年前停止增長。這歸因于轉移RNA的結構 - 轉移RNA是基因翻譯成蛋白質的關鍵分子
-
精神分裂癥古代卷軸基因組測序和突觸修剪
多年來,我們現在稱為精神分裂癥的疾病被描述為天堂的禮物,四種身體幽默的不平衡,來自神靈的懲罰和惡魔般的占有。直到19世紀中葉,德...
-
哪些是病態(tài)心理
社會的發(fā)展越來越快,大家現在也慢慢開始關注一個人的心理健康。因為外界事物的巨大變化,很多人跟不上變化的腳步就會產生心理落差感從...
-
心理知識:壞天氣導致壞情緒_壞天氣如何導致壞情緒
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發(fā)現一個高情商的人是很受歡迎的。那么如何做一個情商高的人呢?其實只要懂得一點心理觀察,善于捕捉一些細節(jié),我們...
-
草莓被評為“最臟蔬果”,所以不能吃了?看看真相是什么
當我們不知道一件事真假的時候,不防多等等官方的回應。因為信息碎片化,很多小伙伴現在上網很容易只看到事情的一面就下定論,其實很多...
-
心理知識:治療老年癡呆有什么誤區(qū)
心理這個詞最近被提及的頻率是越來越高了。其實在國外有一個職業(yè)特別吃香,那就是心理醫(yī)生。為什么呢?因為國外特別是西方有幾個國家已...
-
科學家已滅絕的歐亞野生金龜的基因組序列
一個多國研究人員小組對歐洲人,亞洲和北非棲息的一種滅絕的牛種-金頭(Bos primigenius)的核基因組進行了測序。愛爾蘭都柏林大學的David
-
法國開始為奶牛綿羊接種炭疽疫苗
法國東部的Hautes-Alpes地區(qū)周一表示,在該地區(qū)爆發(fā)致命的感染后,它已經開始為牛和羊接種炭疽疫苗。地方當局在一份聲明中稱,炭疽病已在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