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肌瘤真的是「寒氣」引起的嗎?具體什么情況呢
面對流言,希望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尋找官方回應。而不是著急著把流言傳播出去,畢竟現在網絡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都出臺了,網絡上傳播謠言是需要負法律責任的,所以大家一定多注意。
子宮肌瘤寒氣
一直有一個說法,認為子宮肌瘤是寒冷引起的:
冬天的時候,很多女性為了顯示身材,穿的衣服比較少。這時候,寒就會進來。夏天猛吹空調、經期吃冷飲,寒也會進來。體寒了,經期時子宮膜脫落過程中就會有一點脫落不下來,造成痛經。子宮肌瘤怎么來的,就是子宮膜脫落每次留一點,一點一點的積攢,成為一個瘤……
這種謠言其實很容易辨識,讓我們從子宮肌瘤的特點說起。
「子宮肌瘤」,子宮表示發(fā)病部位,可以是子宮體,也可以是子宮頸;肌,表示其成分,主要由平滑肌和結蹄組織組成;瘤,一般原則上,表示良性腫瘤。
子宮肌瘤是女性最常見的良性腫瘤,根據生長部位與變性種類,臨床表現不一。
子宮肌瘤示意圖
肌瘤生長使子宮內膜靜脈叢充血、擴張,所以最常見的癥狀是經量增多、經期延長,長期如此,有可能導致貧血;肌瘤持續(xù)增大,會刺激子宮內膜產生更多分泌物,出現白帶增多、膿樣白帶;倘若肌瘤壓迫其他器官,比如生長在子宮前壁下端,則會引起相應癥狀,尿頻尿急等。
子宮肌瘤的病因尚不明確。不過沒有任何資料顯示與「寒」有關。
目前,雌激素被認為子宮肌瘤的罪魁禍首。一來,肌瘤中的雌激素受體濃度明顯比正常組織高;二來,臨床上持續(xù)使用雌激素可以產生子宮肌瘤?!?】
吸煙、飲酒、肥胖、遺傳、環(huán)境污染、醫(yī)源性雌激素攝入,都有可能影響人體的雌激素水平,但它們與子宮肌瘤的關系尚不明確;但另一個影響雌激素分泌的因素——年齡,則顯示出了強烈的相關性?!?】
國內與國外的研究都證實,生育期及絕經前期的女性,隨著年齡的增長,患病率不斷增高,41歲~50歲是患病高峰,之后則逐漸下降。
?所以,鼓勵女性在體檢時對子宮進行B超檢查,有病可以早發(fā)現、早診斷,早日確定治療方案。
肌壁間子宮肌瘤聲像
即使真的得了子宮肌瘤,也不必過度恐慌。根據《新英格蘭雜志》(The New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NEJM)2015年發(fā)布的子宮肌瘤指南,無癥狀的患者是可以不用治療的。
我國傳統上對于已婚已育患者,建議可以考慮子宮切除術。而這幾年興起的微創(chuàng)手術(包括宮腔鏡切除術、腹腔鏡剔除術等)都是效果明確、創(chuàng)傷較小、不影響生育的更佳選擇。
子宮肌瘤可謂是辟謠界的老朋友了,辟了又辟,謠而復謠。究其原因,大概是「萬一」的思想在作祟:
吃穿都是小事,得了病就不好了。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坦率來講,個人吃穿皆可隨心所欲,但若受了對疾病錯誤認知的影響,豈不是庸人自擾?
真相:
子宮肌瘤的出現與雌激素有關,與「寒氣」無關。
參考文獻
【1】石一復. 子宮肌瘤的發(fā)病率及病因學研究[J]. 中國醫(yī)刊, 2002, 37(4): 11-12.
【2】沈楊, 許茜, 徐潔, 等. 子宮肌瘤危險因素的流行病學調查研究[J]. 實用婦產科雜志, 2013 (3): 189-193.
(內容整理自“科普中國”、“科學辟謠平臺”)
還有什么其他的流言困惑歡迎大家踴躍提問,小編會努力為大家尋找官方權威的說明來解答,希望大家能繼續(xù)支持本欄目。
推薦內容
-
洗牙會把牙齒洗壞、牙縫變大?來看學者的建議
互聯網時代,每個人都是信息傳播者,但是我們必須清楚一點:在沒有獲得真正證實的消息之前,千萬不能隨意散播謠言,很容易造成以訛傳訛...
-
怎樣合理安排生物鐘提高生活質量
心理這個詞最近被提及的頻率是越來越高了。其實在國外有一個職業(yè)特別吃香,那就是心理醫(yī)生。為什么呢?因為國外特別是西方有幾個國家已...
-
泡腳放花椒可以驅寒?看看真相是什么
相信很多人都被“誤導”過。因為現在的網絡信息非常豐富和更新迅速,還沒等我們了解事情的詳情,下一秒就又反轉了。所以大家在獲取信息...
-
無糖飲料健康又減肥?該信嗎?
相信很多人都被“誤導”過。因為現在的網絡信息非常豐富和更新迅速,還沒等我們了解事情的詳情,下一秒就又反轉了。所以大家在獲取信息...
-
心理知識:做夢的好處
生活中,不管我們在跟自己獨處還是跟別人相處的過程中其實我們會發(fā)現心理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很大的。因此當我們發(fā)現自己有心理疾病的傾向...
-
控制單純皰疹病毒-2的再激活
穆罕默德·亞希亞單純皰疹病毒-2(HSV-2)對公共健康構成嚴重威脅,導致宿主持續(xù)存在生殖器官病變。發(fā)病率與其他嚴重疾病有關,例如腦膜炎...
-
口呼吸影響顏值,還不快改正?真是如此?
互聯網時代,每個人都是信息傳播者,但是我們必須清楚一點:在沒有獲得真正證實的消息之前,千萬不能隨意散播謠言,很容易造成以訛傳訛...
-
真的有“打針西瓜”?你知道嗎
互聯網時代,每個人都是信息傳播者,但是我們必須清楚一點:在沒有獲得真正證實的消息之前,千萬不能隨意散播謠言,很容易造成以訛傳訛...
-
科學家發(fā)現與青光眼有關的新基因
凱斯西儲大學醫(yī)學院的Jessica Cooke Bailey博士及其合作者完成的工作導致發(fā)現了三個基因,它們是最常見的青光眼類型。這些發(fā)現發(fā)表在1月1
-
心理知識:說話時表情透露出的心理
心理活動是每個人都有的。然而這樣一個別人不知道的思想角落,往往容易被他人忽視。所以我們自身必須時刻關注自己的內心需求,不能讓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