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死雄性的細菌會導致綠色草蛉的女性性別比例下降
2016年6月15日日本千葉大學的Masayuki Hayashi及其同事在開放獲取期刊PLOS ONE上發(fā)表的一項研究表明,母系傳播的螺原體細菌可能是導致綠色草蛉雌性偏向性比例的原因。母體傳播的微生物可以通過在宿主中誘導雌性偏愛的性別比例來獲得生殖優(yōu)勢,增加它們傳播的可能性,并且已知一些細菌殺死雄性宿主以實現(xiàn)這一比例。本研究的作者培育了野生捕獲的綠色草蛉(Mallada desjardinsi)并分析了它們的育雛性別比例以衡量女性偏見。然后,他們利用DNA測序,電子顯微鏡和抗生素治療來確定性別比例偏差的可能根本原因。
作者發(fā)現(xiàn),在35個育雛中,21個具有如此強烈的性別比例,完全是女性。當這些育雛用抗生素處理以殺死任何細菌時,育雛死亡率降低,性別比例恢復到1:1,表明雄性致死細菌已經感染了草蛉。作者確定了可能的罪魁禍首是一種內共生的螺原體細菌,它似乎與兩種已知的螺原體植物病原體密切相關。作者推測,這種螺原體物種可能最初感染了植物,然后跳躍宿主并進化為感染草蛉。
雖然作者發(fā)現(xiàn)一些育雛也感染了立克次 氏體細菌,但只有螺原體與女性偏見有關。然而,盡管在大多數(shù)育雛中觀察到了顯著的偏見,但作者發(fā)現(xiàn)螺原體感染并不總是扭曲性別比例,可能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調查宿主抑制因子可能存在的針對男性的殺傷。
作者Daisuke Kageyama指出:“一種細菌 - 植物致病性螺原體的近親 - 引發(fā)男性特異性致死率,導致綠色草蛉群體中性別比例偏強。”
推薦內容
-
在阿布扎比出土的化石猴牙提供了對舊世界猴子進化的新見解
在阿拉伯聯(lián)合酋長國發(fā)現(xiàn)的一種化石牙齒表明,頰囊猴在出現(xiàn)之前已經出現(xiàn)了350萬年,并提供了關于這組猴子進化的線索。這是在非洲以外發(fā)現(xiàn)的
-
果蠅翅膀發(fā)育過程中的機械傳感和阻力
關于組織發(fā)育的機械控制的研究發(fā)表在本周的Nature Communications上。該文章確定了響應增加的組織張力調節(jié)細胞重排的蛋白質。這種蛋白質AI
-
微生物組成像技術揭示了腸道細菌的混合組織
人體腸道微生物組的破壞與幾種疾病相關,包括肥胖和癌癥。然而,關于人類腸道中近1,000種細菌物種的空間組織知之甚少,這可能影響物種彼此
-
12月12日寧波鎮(zhèn)海區(qū)隔離封控區(qū)疫情消息公布 昨日,寧波市鎮(zhèn)海
寧波市鎮(zhèn)海區(qū)7例感染者軌跡公布,多人在工地工作。據(jù)消息顯示,自12月5日以來,截至12月11日15時,寧波累計報告確診病例26例、無癥狀感染者
-
認知的輕微下降預示著阿爾茨海默氏病的進展
阿爾茨海默氏病(AD)是進行性的,但發(fā)展緩慢-或至少無法自我顯示。在一項于2020年2月14日在線發(fā)表在《生物精神病學》雜志上的新研究中,加利
-
阿拉伯人常見的致命先天性疾病背后的突變顯示
Meckel-Gruber綜合癥(MKS)是一種復雜的先天性疾病,由纖毛缺陷引起,涉及腦,腎和肝的多種畸形;它在所有情況下都是致命的。在大多數(shù)人群中
-
動物疾病爆發(fā)期間測試了胴體處理的新解決方案
愛荷華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完成了疾病爆發(fā)后處理動物尸體的新概念的關鍵組成部分的測試。這項研究有朝一日可能會幫助生產者面臨動物...
-
重新審視性別平等問題
盡管女權主義理論和實踐取得了值得注意的成就,但很容易看出還有多少需要改變。從日常性別歧視項目到 MeToo,結構性性別,隱性偏見和徹頭徹
-
使用測試管中的純化組分正確包裝完整的酵母基因組
LMU團隊成功地使用試管中的純化組分正確包裝完整的酵母基因組。這是第一個產生對DNA序列水平以上的基因組組織機制的新見解。在細胞核中,一
-
彪馬基因組反映近親繁殖 突出了救援方案
為了避開對人類不友好的人類并適應不斷縮小的棲息地,美洲獅變得越來越孤立,也越來越近交。鑒于美洲獅種群的遺傳研究通常僅限于DNA標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