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精品天天夜夜久久,日本中文字幕二区区精品,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制服二区,青青青国产爽爽视频免费观看

        中國(guó)基因網(wǎng)您的位置:首頁(yè) >國(guó)內(nèi)研究 >

        中國(guó)藥膳配方大全

        -

        2022年4月16日發(fā)(作者:嬰兒腹瀉能吃奶粉嗎)

        中國(guó)藥膳配方大全

        藥膳,是以天然的中藥材為基本原料,按照醫(yī)學(xué)理論,經(jīng)過(guò)特殊的加工炮制,配成處

        方,再與特定的食物組合,進(jìn)行烹調(diào),制成膳食菜肴。

        藥膳具有食物和藥物的雙重作用,其中涵藥物之性,蘊(yùn)食物之味,不但食之可口,

        香味美,還能防病于未然,治病于悄然,令人老當(dāng)益壯,生命之樹(shù)常綠。

        中國(guó)藥膳,本著“醫(yī)食同源”的原則,配方極其嚴(yán)格,補(bǔ)勿過(guò)偏,攻勿太猛,必須根

        據(jù)個(gè)人的體質(zhì)狀況,糾偏補(bǔ)弊,通過(guò)扶正增強(qiáng)抗病能力,達(dá)到養(yǎng)生目的。

        為了豐富老年人的生活情趣,幫助大家運(yùn)用藥膳提高健康水平,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些

        家庭常用藥膳。希望這些藥膳能夠進(jìn)入您的餐桌。

        菜肴

        1.蓮子豬肚

        原料:豬肚1個(gè),蓮子50克,香油、食鹽、蔥、生姜、大蒜各適量。

        制作:豬肚洗凈,蓮子去心,水發(fā);將蓮子納入豬肚內(nèi),用線縫合,放鍋內(nèi),加清水,

        燉熟撈出;將豬肚切成細(xì)絲,同蓮子放入盤(pán)中,將香油、食鹽、蔥、生姜、蒜等調(diào)料與豬

        肚絲拌勻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益胃,補(bǔ)虛益氣。適用于食少、消瘦、泄瀉、水腫等病癥。

        2.蟲(chóng)草全鴨

        原料:冬蟲(chóng)夏草10克,老雄鴨1只,生姜、蔥白、食鹽、胡椒粉、料酒各適量。

        制作:將鴨去毛及內(nèi)臟,洗凈,剁去腳爪,在開(kāi)水中氽一下?lián)瞥?;將鴨頭順頸劈開(kāi),

        取數(shù)枚冬蟲(chóng)夏草裝入鴨頭內(nèi),用棉線纏緊,余下的冬蟲(chóng)夏草和生姜、蔥白一起裝入鴨腹內(nèi),

        然后放入盆內(nèi),注入清湯,用食鹽、胡椒粉、料酒調(diào)好味,用濕棉紙密封盆口,上籠蒸約

        2小時(shí),出籠后去棉紙,揀去生姜、蔥白,加味精即成。

        功效:補(bǔ)肺腎,益精髓。適用于老年人虛勞咳喘,自汗盜汗,陽(yáng)痿遺精,腰膝軟弱,

        久虛不復(fù)等癥。

        3.柏子仁燉豬心

        原料:柏子仁15克,豬心1個(gè),各種調(diào)料適量。

        制作:將豬心洗凈,用竹片剖開(kāi),納入柏子仁,放入瓦鍋內(nèi),隔水燉熟,食用時(shí)根據(jù)

        個(gè)人愛(ài)好,酌加各種調(diào)料。

        功效:養(yǎng)心安神,補(bǔ)血潤(rùn)腸。適用于老年人心血虧虛所引起的心悸怔忡,失眠多夢(mèng),

        記憶力減退,血虛便秘等癥。

        4.姜附燒狗肉

        原料:熟附子20克,生姜150克,狗肉1000克,蔥、蒜、食鹽、香油各適量。

        制作:將熟附子放入鍋內(nèi),先熬煎2小時(shí),然后把狗肉塊、生姜塊、蔥、蒜放入,加

        水適量燉煮,直至狗肉燉爛,加適量香油、食鹽即成。

        功效:溫腎散寒,壯陽(yáng)益精。適用于老年人夜尿頻繁,畏寒,四肢不溫,腰膝冷痛等

        陽(yáng)虛之證,對(duì)身體虛寒的慢性支氣管炎、慢性腎炎也有一定療效。

        5.杜仲豬腰

        原料:杜仲20克,豬腰2對(duì),五味調(diào)料適量。

        制作,將豬腰洗凈,用竹片將豬腰破開(kāi),呈錢(qián)包形,把杜仲分裝豬腰內(nèi),外用草紙包

        裹數(shù)層,浸水潤(rùn)濕以后,放入柴灰中慢慢燒烤,至熟,除去草紙,盛入盤(pán)中,酌加五味調(diào)

        料,即可食用。

        功效:補(bǔ)腎壯腰。適用于老年人腎虛腰痛及慢性腎炎、腎盂腎炎所致的腰部酸痛等癥。

        6.紅杞蒸雞

        原料:枸杞30克,小母雞1只,蔥、生姜、食鹽、料酒、胡椒粉、清湯各適量。

        制作:將小母雞宰殺后,去毛和內(nèi)臟,洗凈,放入鍋內(nèi)用沸水氽透,撈出瀝盡水分,

        把枸杞放入雞腹內(nèi),腹部朝上入盆,加生蔥、生姜、食鹽、料酒、胡椒粉、清湯,將盆蓋

        好,用濕棉紙封住盆口,上寵蒸2小時(shí),取出,加味精后即可食用。

        功效:滋補(bǔ)肝腎。適用于肝腎陰虧,神經(jīng)衰弱,貧血等癥。

        7.枸杞肉絲

        原料:枸杞50克,瘦豬肉250克,青筍50克,豬油50克,料酒、白糖、醬油、食鹽、

        麻油各少許。

        制作:將瘦豬肉、青筍切絲,炒鍋加豬油燒熱,肉絲、筍絲同時(shí)下鍋化散,烹入料酒,

        加入白糖、醬油、食鹽、味精攪勻,投入枸杞,翻炒幾下,淋入麻油,炒熟即成。

        功效:滋補(bǔ)腎陰,養(yǎng)血明目。適用于老年弱乏力,腎虛目眩,視物模糊等癥。

        8.玉米須龜

        原料:玉米須120克,龜1只(500克左右),作料適量。

        制作:將龜放入盆中,倒入熱水,使其排盡尿液,洗凈,割去頭、足,除去內(nèi)臟,同

        玉米須一起放入瓦鍋內(nèi),加水適量,先用大火煮開(kāi),再用小火煮至熟透,酌加作料即成。

        食用時(shí),吃肉喝湯。

        功效:滋陰補(bǔ)腎,生津降壓。適用于老年人腎陰虧損的糖尿病、高血壓等癥。

        9.芪杞燉鴿

        原料:黃芪30克,枸杞50克,鴿1只,食鹽少許。

        制作:將鴿浸入水中淹死,去毛和內(nèi)臟,洗凈放入盆中,加入黃芪和枸杞,添水適

        量,隔水燉熟即成。食用時(shí),可加食鹽、味精少許。

        功效:補(bǔ)中益氣。適用于老年人中氣虛弱,體倦乏力,表虛自汗,瘡潰久不收口,脫

        等癥。

        10.赤豆鯉魚(yú)

        原料:赤小豆50克,陳皮6克,辣椒6克,草果6克,活鯉魚(yú)1尾(約1000克)。

        制作:將鯉魚(yú)去鱗、鰓和內(nèi)臟,把赤小豆、陳皮、辣椒、草果塞入魚(yú)腹內(nèi),再將它放

        入盆內(nèi),另加適量生姜、蔥、胡椒、食鹽,灌入雞湯,上籠蒸制。待鯉魚(yú)蒸熟后,另將蔥

        絲和綠蔬菜用開(kāi)水略燙。投入魚(yú)湯中即成。

        功效:健脾益氣,利水消腫。適用于消渴水腫,小便頻數(shù)等癥。

        11.

        原料:熟地黃30克,飴糖30克,烏雞1只。

        制作:將烏雞宰殺后,去毛和內(nèi)臟,洗凈,腹內(nèi)裝入地黃、飴糖,入盆,籠蒸熟透即

        可食用。

        功效:補(bǔ)髓養(yǎng)血。適用于老年人骨髓虛損,腰膝酸痛,骨蒸盜汗及血虛頭暈?zāi)垦5劝Y。

        12.玄參燉豬肝

        原料:玄參15克,豬肝500克,菜油、生蔥、生姜各適量,醬油、白糖、料酒少許。

        制作:將豬肝洗凈,與玄參同放入鍋內(nèi),加水適量,煮1小時(shí)撈出,切成小片;鍋內(nèi)

        加菜油,燒熱,放入蔥、生姜,稍炒一下,倒入豬肝片中;將醬油、白糖、料酒少許,兌

        加原湯適量,收汁,勾入水豆粉,倒入豬肝片中,拌勻裝盤(pán)即可。

        功效:滋陰養(yǎng)肝,明目。適用于老年人肝陰不足之雙目干澀,視物昏花,迎風(fēng)流淚及

        慢性肝病等。

        藥粥

        1.四粥

        原料:綠豆100克,紅豆100克,黑芝麻75克,麥片150克,冰糖適量。

        制作:取顏呈綠、紅、黑、白四的綠豆、紅豆、黑芝麻、麥片,洗凈后,加水熬

        成粥,酌加冰糖即可。

        功效:補(bǔ)益肝腎,延緩衰老。適用于高血脂,高血壓,頭發(fā)早白,頭暈?zāi)垦?,?xí)慣性

        便秘等癥。

        2.白術(shù)豬肚粥

        原料:白術(shù)30克,檳榔10只,豬肚1只,粳米60克,生姜適量。

        制作:洗凈豬肚,切成小塊,同白術(shù)、檳榔、生姜煎煮去渣,取汁,用汁同米煮粥。

        功效:補(bǔ)中益氣,健脾和胃。適用于脾胃虛弱,消化不良,不思飲食,倦怠少氣,腹

        部虛脹,大便泄瀉不爽等癥。

        3.補(bǔ)虛正氣粥

        原料:炙黃花30克,人參3克,粳米60克,白糖適量。

        制作:先將黃芪、人參切成薄片,用冷水浸泡半小時(shí),入砂鍋煎沸,后改用小火煎成

        濃汁,取汁后,再加冷水如上法煎取二汁,去渣,將一、二煎藥液合并,分兩份于每日早

        晚同粳米加水適量煮粥。粥成后,加入白糖少許,稍煮即可。

        功效:補(bǔ)正氣,療虛損,健脾胃,抗衰老。適用于五臟虛弱,久病體瘦,心慌氣短,

        體虛自汗,慢性泄瀉,食欲不振,氣虛浮腫等癥。

        4.珠玉二寶粥

        原料:生山藥60克,生薏苡仁60克,柿餅30克。

        制作:先把苡仁煮成爛熟,而后將山藥搗碎,柿餅切成小塊,同煮成粥。

        功效:補(bǔ)肺,健脾,養(yǎng)胃。適用于陰虛內(nèi)熱,勞嗽干咳,大便泄瀉,食欲減退等一切

        脾肺氣虛的病癥。

        5.仙人粥

        原料:制首烏30克,紅棗5枚,粳米60克,紅糖適量。

        制作:將制首烏煎取濃汁,去渣,同粳米、紅棗入砂鍋內(nèi)煮粥,粥將成時(shí),放入紅糖

        少許以調(diào)味,再煮1~2沸即可。

        功效:補(bǔ)氣血,益肝腎。適用于肝腎虧損,須發(fā)早白,頭昏耳鳴,腰膝軟弱,大便干

        結(jié),以及高脂血癥,冠心病,神經(jīng)衰弱,高血壓等癥。

        6.龍眼肉粥

        原料:龍眼肉15克,紅棗5枚,粳米60克。

        制作:取連殼桂圓,剝?nèi)ス?,去核取?5克,同紅棗、粳米一并煮粥,喜甜食者,

        可加白糖少許。

        功效:養(yǎng)心,安神,健脾,補(bǔ)血。適用于心血不足的心悸、心慌、失眠、健忘、貧血,

        脾虛腹瀉,浮腫,體質(zhì)虛羸,以及神經(jīng)衰弱,自汗盜汗等癥。

        7.糯米阿膠粥

        原料:阿膠30克,糯米60克,紅糖適量。

        制作:先將糯米煮粥,待粥將熟時(shí),放入搗碎的阿膠,邊煮邊攪勻,稍煮2~3沸即可。

        功效:滋陰補(bǔ)血,益肺潤(rùn)腸。用于血虛,虛勞咳嗽,久咳咯血,大便干結(jié)或出血等癥。

        8.山萸肉粥

        原料:山萸肉15克,粳米60克,白糖適量。

        制作:先將山萸肉洗凈,去核,與粳米同入砂鍋煮粥,待粥將熟時(shí),加入白糖稍煮即

        可。

        功效:補(bǔ)益肝腎,澀精斂汗。適用于老年人肝腎不足,頭暈?zāi)垦?,耳鳴腰酸,遺精,

        遺尿,小便頻數(shù),虛汗不止,腎虛帶下等癥。

        9.羊骨粥

        原料:羊骨1000克,粳米60克,蔥白2寸,生姜3片,食鹽適量。

        制作:取新鮮羊骨,洗凈捶碎,加水煎湯,然后同米煮粥,粥將成時(shí)。加入細(xì)鹽、蔥

        白、生姜,稍煮2~3沸即可食用。

        功效:補(bǔ)腎氣,強(qiáng)筋骨,健脾胃。適用于老年人虛勞羸弱,腎臟虛冷,腰脊轉(zhuǎn)動(dòng)不利,

        腿膝無(wú)力,筋骨攣痛,脾胃虛弱,久瀉久痢,以及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再生障礙性貧血等

        癥。

        10.枸杞羊腎粥

        原料:枸杞葉250克,或枸杞60克,羊腎1個(gè),羊肉60克,蔥白2寸,粳米60克,

        食鹽適量。

        制作:將新鮮羊腎剖洗去內(nèi)膜,細(xì)切,羊肉切小塊,用枸杞葉煎汁去渣,同羊腎、羊

        肉、蔥白、粳米一起煮粥加鹽食用。

        功效:益腎陰,補(bǔ)腎氣,壯元陽(yáng)。適用于老年人腎虛勞損,陽(yáng)氣不足,腰膝疼痛,腿

        腳痿軟,頭暈耳鳴,聽(tīng)力減退或耳聾,陽(yáng)痿,尿頻或遺尿。

        11.山楂粥

        原料:山楂30克,粳米60克,砂糖10克。

        制作:先用砂鍋煎煮山楂取汁,加入粳米煮粥,粥熟后,加入砂糖。

        功效:健脾胃,消食積,散瘀血。適用于食積停滯,內(nèi)積不消,腹痛,腹瀉;還可用

        于治療和預(yù)防高血壓,冠心病,高脂血癥。

        12.紫蘇麻仁粥

        原料:紫蘇子10克,麻子仁15克,粳米60克。

        制作:先將紫蘇子、麻子仁搗爛如泥,然后加水慢研,濾汁去渣,再同粳米煮成稀粥

        食用。

        功效:潤(rùn)腸通便,養(yǎng)心安神。適用于慢性便秘,心悸失眠,健忘。

        13.決明子粥

        原料:決明子15克,粳米60克,冰糖適量。

        制作:先將決明子放入鍋內(nèi)炒至微有香氣,待冷后煎汁,去渣,放入粳米煮粥,粥將

        成時(shí)。加入冰糖,再煮1~2沸即可。

        功效:清肝明目,潤(rùn)腸通便。適用于目赤腫痛,怕光流淚,頭痛頭暈,高血壓病,高

        脂血癥,肝炎,習(xí)慣性便秘。

        14.天花粉粥

        原料:天花粉15克,粳米60克。

        制作:將天花粉煎汁去渣,同粳米煮粥。

        功效:生津止渴,清熱去火,適用于熱病傷津,口喝多飲,肺熱干咳,糖尿病。

        15.神仙粥

        原料:生姜3克,連須蔥白5寸,糯米60克,米醋10毫升。

        制作:先將糯米淘凈后,與生姜共入砂鍋內(nèi)煮1~2沸,再加入蔥白,待粥熟后,放入

        米醋,稍煮即可。

        功效:發(fā)散風(fēng)寒。適用于風(fēng)寒感冒,頭痛,發(fā)熱,怕冷,渾身酸痛,鼻塞流涕,咳嗽

        噴嚏,以及胃寒惡心嘔吐,不思飲食等癥。

        16.真君粥

        原料:杏子5枚,粳米60克,冰糖適量。

        制作:選用熟杏煮爛去核,另用粳米煮粥,待粥將成時(shí),加入杏肉,冰糖同煮為粥。

        功效:潤(rùn)肺定喘,生津止渴。適用于肺燥氣喘,咳嗽無(wú)痰,口干煩渴,食欲欠佳。

        17.豬肺粥

        原料:薏苡仁30克,豬肺150克,粳米60克,蔥白1寸,料酒、生姜、食鹽各適量。

        制作。先將豬肺洗凈,加水適量,投入料酒,煮七成熟撈出,切成丁備用。將薏苡仁、

        粳米連同豬肺丁一起放入鍋內(nèi),并放入蔥、生姜、食鹽、料酒,置大火燒沸,小火煨熬成

        粥,加味精即可食用。

        功效:補(bǔ)肺,祛痰。適用于肺氣虛弱久咳,多痰,咯血等癥。

        18.芹菜粥

        原料:芹菜連根120克,粳米60克,食鹽適量。

        制作:將芹菜洗凈,切小段與粳米一同入鍋,加水燒開(kāi),小火慢熬,粥成時(shí)加食鹽、

        味精稍煮即成。

        功效:清肝熱,降血壓。適用于高血壓、頭暈頭痛等癥。

        19.大棗粥

        原料:大棗20枚,粳米60克,冰糖適量。

        制作:將大棗、粳米放入鍋內(nèi),加水大火燒開(kāi),后移小火煎熬成粥,粥將成時(shí)放入冰

        糖稍煮即可。

        功效:健脾益氣。適用于脾胃虛弱,血小板減少,貧血,胃虛食少等癥。

        20.赤小豆粥

        原料:赤小豆50克,粳米60克,食鹽適量。

        制作:將赤小豆、粳米放入鍋內(nèi),加水燒開(kāi),小火慢熬,將成粥時(shí),加入鹽和味精稍

        煮即可。

        功效:健脾利水,祛濕。適用于水腫病、肥胖癥及胃弱不思飲食。

        湯羹

        1.羊肉蘿卜湯

        原料:草果5克,羊肉500克,豌豆100克,蘿卜300克,生姜10克,香菜、胡椒粉、

        食鹽、醋各適量。

        制作:將草果、羊肉塊、豌豆、生姜放入鍋內(nèi),加水適量,大火燒開(kāi),小火再煮1小

        時(shí),然后放入蘿卜塊煮熟即成,食用時(shí)撒入香菜、胡椒粉、食鹽、醋。

        功效:溫胃消食。適用于脘腹冷痛,食滯,胃脘消化不良等癥。

        2.砂仁鯽魚(yú)湯

        原料:砂仁3克,鮮鯽魚(yú)1尾(約150克),生姜、蔥、食鹽各適量。

        制作:將魚(yú)處理干凈,砂仁放入魚(yú)腹,入鍋加水適量燒開(kāi),放入生姜、蔥、食鹽,稍

        煮魚(yú)熟即可食用。

        功效:醒脾開(kāi)胃,得濕止吐。適用于惡心嘔吐,不思飲食,或病后食欲不振,體倦無(wú)

        力等癥。

        3.鯽魚(yú)羹

        原料:蓽菝10克,砂仁10克,陳皮10克,大鯽魚(yú)1000克,大蒜2頭,胡椒10克,

        泡辣椒10克,蔥、食鹽、醬油、菜油各適量。

        制作:把鯽魚(yú)處理干凈,將陳皮、砂仁、蓽菝、大蒜、胡椒、泡辣椒、蔥、食鹽、醬

        油等調(diào)勻裝入魚(yú)腹;在鍋內(nèi)放入菜油,將魚(yú)稍煎,再加水適量,燉煮成羹即成。

        功效:醒脾暖胃。適用脾胃虛寒之慢性泄瀉,慢性痢疾。

        4.燕窩湯

        原料:燕窩3克,冰糖30克。

        制作:將鍋加水250克,倒入冰糖,小火燒開(kāi);燕窩溫水浸泡松軟后,擇去燕毛,清

        水洗凈,撕成細(xì)條,放入冰糖鍋內(nèi),加熱至沸即成。

        功效:養(yǎng)陰潤(rùn)燥,益氣補(bǔ)中。適用于虛損勞積,咳嗽痰喘等癥。

        5.銀耳羹

        原料:銀耳5克,雞蛋1只,冰糖60克,豬油少許。

        制作:將銀耳用溫水發(fā)透,摘去蒂頭,分成片狀,入鍋,加水適量,燒開(kāi)后小火煮至

        銀耳燉爛,加入冰糖;雞蛋取清,兌水少許,攪勻后倒入鍋中,燒開(kāi)后,加豬油少許即成。

        功效:養(yǎng)陰潤(rùn)肺,益氣生津。適用于老年人肺陰虛咳嗽、咯血,陰虛型的高血壓、血

        管硬化、失眠等癥。

        6.雪羹湯

        原料:海蜇30克,鮮荸薺15克。

        制作:將海蜇用溫水泡發(fā),洗凈切碎;荸薺去皮,一齊放入砂鍋內(nèi),加水適量,小火

        煮1小時(shí)即成。

        功效:養(yǎng)陰清熱,潤(rùn)肺止咳。適用于陰虛內(nèi)熱的咳嗽,痰黃而粘稠,口燥咽干等癥。

        7.復(fù)元湯

        原料:山藥50克,肉蓯蓉20克,菟絲子10克,核桃仁2個(gè),羊瘦肉500克,羊脊骨

        一具,粳米100克,蔥白3寸。

        制作:將羊脊剁成數(shù)節(jié),瘦肉切塊;涼水洗凈,入鍋氽去血水,和中藥、粳米同放砂

        鍋內(nèi),加水適量,燒沸;放入花椒、八角、料酒、姜、蔥,小火煮至肉爛為止;食用時(shí)加

        胡椒粉、食鹽即成。

        功效:溫補(bǔ)腎陽(yáng)。適用于老年人腎陽(yáng)不足,腎精虧損之耳鳴、眼花、腰膝無(wú)力,陽(yáng)痿

        早泄等癥。

        8.雙鞭壯陽(yáng)湯

        原料:枸杞子10克,菟絲子10克,肉蓯蓉6克,牛鞭100克,狗鞭10克,羊肉100

        克,母雞肉50克,料酒、豬油、食鹽各適量。

        制作:將牛鞭加水發(fā)脹,去凈表皮,順尿道對(duì)剖成兩塊,用清水洗凈,再用清水漂30

        分鐘;將狗鞭用油砂炒酥,溫水浸泡30分鐘;羊肉洗凈氽去血水,然后一起入鍋,加水

        燒開(kāi),放入花椒、生姜、雞肉和料酒,小火煮至六成熟時(shí),放入中藥,煮至肉爛,將牛鞭、

        狗鞭、羊肉、雞肉撈出,切條或切塊,回鍋中,加味精、食鹽和豬油燒開(kāi)即成。

        功效:溫腎壯陽(yáng),益精補(bǔ)髓。適用于老年人虛損勞傷,腎氣虛弱,陽(yáng)痿不舉,滑精早

        泄。

        9.補(bǔ)髓湯

        原料:甲魚(yú)1只(約500克),豬脊髓200克,生姜、蔥、胡椒粉各適量。

        制作:將甲魚(yú)用開(kāi)水燙死,去內(nèi)臟和頭爪,入鍋;加生姜、蔥、胡椒粉大火燒開(kāi),小

        火煮熟;再放入豬脊髓,煮熟加味精、食鹽即成。

        功效:滋陰補(bǔ)腎,填精補(bǔ)髓。適用于腎陰虧虛,頭昏目眩,腰膝疼痛,失眠多夢(mèng),遺

        精等癥。

        10.人參蓮肉湯

        原料:白人參10克,蓮子20克,冰糖30克。

        制作:將人參、蓮子(去芯)放入碗內(nèi),加水適量泡發(fā);再加入冰糖,入籠蒸1小時(shí)

        后;喝湯吃蓮子,次日再加蓮子、冰糖和適量水蒸食,到第3次時(shí),連同人參一起吃下。

        功效:補(bǔ)益脾胃。適用于病后體弱,脾虛氣衰,食少,倦怠,自汗,泄瀉等癥。

        11.滋膵飲

        原料:大生地30克,生黃芪15克,生山藥30克,山萸肉15克,生豬胰10克。

        制作:將各味中藥共入砂鍋煮沸,小火煎1小時(shí),把藥濾出,再加水行第二煎;兩煎

        藥液混合燒開(kāi),把切碎的豬胰放入煮熟即成。

        功效:益氣攝精。適用于中老年人之消渴?。刺悄虿。┘翱诟啥囡嬛Y。

        12.當(dāng)歸羊肉羹

        原料:當(dāng)歸25克,黃芪25克,黨參25克,羊肉500克,生姜、料酒各適量。

        制作:將三味中藥裝入紗布袋內(nèi),與切成塊的羊肉一同入鍋;加入生姜、料酒,添適

        量水燒開(kāi),小火燉至肉爛即成,食時(shí)加入味精。

        功效:補(bǔ)氣養(yǎng)血,血小板減少的原因。適用于老年人血虛及病后

        氣血不足和各種貧血。

        13.歸參鱔魚(yú)羹

        原料:當(dāng)歸15克,黨參15克,鱔魚(yú)500克,料酒、蔥、蒜、姜、鹽各適量。

        制作:將鱔魚(yú)去骨、內(nèi)臟、頭、尾,切絲同中藥入鍋;放入料酒、蔥、蒜、姜、鹽,

        加水煮沸;小火煎1小時(shí),加入味精即成。

        功效:補(bǔ)益氣血。適用于氣血不足,久病體弱,疲倦乏力,面黃肌瘦等癥。

        14.團(tuán)魚(yú)湯

        原料:團(tuán)魚(yú)(甲魚(yú))1000克,羊肉500克,草果5只,生姜、食鹽、胡椒粉各適量。

        制作:將團(tuán)魚(yú)放沸水中燙死,去頭爪、內(nèi)臟,與羊肉切塊入鍋,放入草果、生姜,加

        水煮沸,小火燉熟,加鹽、胡椒粉、味精即成。

        功效:滋腎和胃。適用腎氣不足,脾胃陽(yáng)虛所致的頭昏耳鳴、潮熱盜汗、脘腹冷痛、

        食少納呆等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quán)行為,請(qǐng)第一時(shí)間聯(lián)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推薦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