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老越怕死的心理原因
生活中,不管我們在跟自己獨處還是跟別人相處的過程中其實我們會發(fā)現(xiàn)心理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很大的。因此當我們發(fā)現(xiàn)自己有心理疾病的傾向時一定要及時告訴身邊人或者及時尋找心理醫(yī)生的治療,這樣可以避免麻煩發(fā)生。
“生存還是死亡,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這是《哈姆雷特》中的名句。好像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年齡越大越害怕死亡。于是,想盡辦法遠離疾病,也成了中老年人迫切追求的事。
懼怕死亡是種本能
從人類的進化來說,對于未知的事物保持恐懼,這并不是一個缺點,而是一種保護自己的手段。例如動物不了解火的特性,因此本能地會懼怕火,而這種對火的恐懼有助于它們逃離森林火災。同樣,當一個從來沒見過相機的人面對閃光燈的時候,本能的反應就是退縮,盡管閃光燈是無害的,但這種千百萬年保留下來的本能還是在起著作用。人死了,感知覺活動自然也就停止了,因此沒有人知道死亡以后是怎么樣的。 對死亡的未知,也是人們會對死亡產(chǎn)生恐懼的原因之一。對老年人來說,死亡比年輕人要近的多,因此對于一無所知的“另一個世界”的恐懼,自然也比年輕人要多一些。
孤獨比死亡更可怕
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人到老年,死亡的幾率開始上升。也許自己還算健康,但當每次同學聚會,去公司參加慶典,與周圍同伴聊天時,發(fā)現(xiàn)自己當年的同學、同事、老伙伴相繼過世,難免不勝唏噓。人也許可以不怕死,但是對于孤單和寂寞,沒有人會喜歡。同樣,從自己的角度來說,死亡意味著和伴侶、子女的訣別,如果家庭關系和睦,對彼此都念念不舍的,自然也會害怕死亡將他們分隔。所以對于老年人來說,死亡帶來的孤寂感,也是讓人害怕死亡的原因。
此外,人是有想象力的動物,當人們從電影、電視劇、新聞報道等節(jié)目中看到那些瀕死者的掙扎、呻吟、親屬的哀號……往往會想到“自己死的時候會不會也是那樣?”這種對痛苦的害怕,不免會轉(zhuǎn)移到恐懼死亡本身上。
所以說,社會的發(fā)展越來越快,大家現(xiàn)在也慢慢開始關注一個人的心理健康。因為外界事物的巨大變化,很多人跟不上變化的腳步就會產(chǎn)生心理落差感從而導致引發(fā)很多其他的心理病。
推薦內(nèi)容
-
心理咨詢治療怎樣進行
今天也是照常給大家說說心理方面的常識。很多人提到心理這兩個字是沒有概念的,以為這個東西是不需要去在意的。其實不然,隨著科學知識...
-
兒童腦腫瘤因表觀基因組靶向治療而萎縮
傳統(tǒng)的癌癥治療方法,如化療和放療,一直是一種權衡:現(xiàn)在生存,以后會有更多的癌癥。雖然這些治療方案中的許多都能有效地阻止各種癌癥的進
-
交醫(yī)智慧助力提升疫情下的醫(yī)療救治及應急管理能力
交醫(yī)智慧助力提升疫情下的醫(yī)療救治及應急管理能力 疫情期間,上海交大醫(yī)學院不斷致力于探索如何加強疫情下的醫(yī)療救治及應急管理能力,
-
未來研究人員開發(fā)治療HIV的新型療法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伊利諾伊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fā)
-
古代DNA揭示了近東和埃及在貓馴化中的作用
在考古遺址發(fā)現(xiàn)的DNA揭示了我們家貓的起源在近東和古埃及。大約一萬年前,貓被第一批農(nóng)民馴化。后來他們通過埃及貿(mào)易中心遍布歐洲和世界其
-
研究揭示了登革熱病毒如何在受感染的細胞中復制
登革病毒的非結構蛋白1(NS1)與另一種稱為NS4A-2K-4B的病毒蛋白相互作用,以實現(xiàn)病毒復制,根據(jù)5月9日在海德堡大學Ralf Bartenschlager 的
-
對DNA損傷位點過程的結構性見解
Ishan Deshpande和來自Susan Gasser小組的同事以及FMI的蛋白質(zhì)結構設施闡明了Mec1-Ddc2(一種參與DNA損傷反應的腫瘤抑制因子)如何在DNA損
-
諾華曲美替尼等5種藥被列入擬優(yōu)先審評名單
GBI從國家藥監(jiān)局藥品審評中心(CDE)獲悉,本周內(nèi),有5個藥品的上市申請被列入擬優(yōu)先審評名單:諾華的達拉非尼膠囊和曲美替尼片、信達生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