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精品天天夜夜久久,日本中文字幕二区区精品,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制服二区,青青青国产爽爽视频免费观看

        中國基因網您的位置:首頁 >行業(yè)資訊 >

        皺紋、黑頭一丸搞定?真的假的?

        面對流言,希望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尋找官方回應。而不是著急著把流言傳播出去,畢竟現(xiàn)在網絡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都出臺了,網絡上傳播謠言是需要負法律責任的,所以大家一定多注意。

        抗糖丸保健品

          最近,有一種叫作抗糖丸的保健品突然在美容界走俏。

          有賣家稱,隨著年齡的增長,肌膚新陳代謝緩慢,人體內多余的糖分會在血管內游走,這些糖分就附著在膠原蛋白上,使膠原蛋白斷裂錯亂,引起皺紋、黑頭、毛孔增大等皮膚問題,這就是糖化反應。而抗糖丸可以分解體內多余的糖分,達到馳緩衰老,去黃,去黑頭,收縮毛孔等效果?!?】

        20190830093640_8e7d16.jpg

        相關商品(圖片來源:weibo.com)

          哇,這么神奇的東西竟然現(xiàn)在才出現(xiàn)?這種昂貴的保健品真的有用嗎?

          什么是糖化反應呢?

          糖化反應,可以簡單理解為糖發(fā)生化學變化。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消化。我們平常吃的米飯,含有大量淀粉,淀粉是一種多糖,必須經過消化酶作用變成單糖,才能被人體吸收。這就是在酶作用下的糖化。

        20190830093641_92716a.jpg

        淀粉消化示意圖(圖片來源:resd.hdjy.net)

          1912年,美國有一個哥們,叫美拉德(Louis-Camille Maillard)。他對烹飪產生了興趣,本著一個“吃貨”之心,經過孜孜不倦的研究,終于發(fā)現(xiàn),食物中的糖與蛋白質,可以在一定溫度下結合,生成一系列復雜的、好吃的產物……【2】

          這個過程中不需要生物酶的參與,所以稱之為糖的非酶糖化(nonenzymic glycation,NEG)。

        20190830093641_965a36.jpg

        烤腸上的焦黑和香氣,便是美拉德反應引起的(圖片來源:en.wikipedia.org)

          隨后過了將近一個世紀,大家都把研究重點放在怎么用非酶糖化讓食物變好吃上。直到上個世紀末,忽然有人發(fā)現(xiàn),人體內存在非酶糖化受體,換句話說,人體內也可能存在非酶糖化反應?!?,3】

          隨后的研究集中在兩個方向。

          首先,人每時每刻都要呼吸,目的是獲取氧氣。而紅細胞上的血紅蛋白,可以俘獲、運送氧氣。

          但在糖尿病人體內,因為長期高血糖,血液中的糖可以慢慢與血紅蛋白“混熟”、結合在一起。這種結合非常牢固,除非血紅蛋白被分解,否則不會消失。而紅細胞的平均壽命是120天,所以,糖尿病患者體內的糖化血紅蛋白數(shù)量,可以反映該患者最近一段時期(2個月內)的平均血糖水平?!?】這自然比單純檢測血糖要好,血糖水平不僅波動范圍很大,而且測量誤差不小?!?】

        20190830093641_9a2e59.jpg

        血紅蛋白模式圖(圖片來源:en.wikipedia.org)

          其次,學者們發(fā)現(xiàn),血糖可以參與膽固醇代謝,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結合,導致前者分解速度加快、后者分解速度減慢,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這或許能夠解釋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并發(fā)癥。【6】

          慢慢地,學者們總結出了兩個規(guī)律:第一,非酶糖化跟長期高血糖密不可分;第二,蛋白質的壽命越長,即與血糖共處的時間越長,越容易受到非酶糖化的影響。【2】

          至于非酶糖化和皮膚衰老的研究,則非常“晚近”。皮膚中也含有蛋白質,尤其是真皮層,含有大量的膠原蛋白。膠原蛋白相互交織成網,在不同的水平面上延伸,韌性大、抗拉力強,對于維持皮膚表面張力,有著重要作用。此外,膠原蛋白還是表皮層和皮膚附屬結構(如毛發(fā))的補給點,負責為這些組織輸送水分和養(yǎng)分。

        20190830093641_9d76b9.jpg

        皮膚結構模式圖(原圖出處:medicalnewstoday.com)

          細胞外液中的葡萄糖可以與膠原蛋白結合,膠原蛋白的生命周期很長,在非酶糖化的影響下,一方面,膠原蛋白的結構會發(fā)生紊亂,變硬失去彈性;另一方面,養(yǎng)料送不上去、廢物收不下來,導致皮膚彈性下降、引起皺紋。

          細胞外液中的葡萄糖還可以跟彈性蛋白結合,導致皮膚變薄,進步一萎縮、變皺?!?】

          目前認為,非酶糖化可能與皮膚的兩個主要衰老過程(自然衰老、光照引起的老化)都有關聯(lián)。但具體怎么參與、起到了多大作用,還不清楚——你想啊,如果你手里有一筆閑錢,你是愿意拿去資助糖尿病研究呢,還是用于研究皮膚衰老?

          所以,我們的結論是,細胞外液中的糖分,確實跟皮膚衰老有關;但黑頭是由厭氧菌分解油脂產生的,跟糖化反應沒關系;至于“分解多余的糖分”,那是降糖藥的任務。

          因為相關研究還不夠多、具體機制仍不清晰,很難說市面上的抗糖產品有多大效果。

          實際上,維生素C、維生素E、阿司匹林、二甲雙胍和不少中草藥,都在實驗中表現(xiàn)出了一定的抗糖化作用,【7–9】然而這些實驗要么是體外實驗、要么是動物實驗,對人體有沒有作用、需要多少才能起到作用,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證明。

          那么,有沒有絕對有效的方法呢?

          有啊,既然非酶糖化與血糖濃度密不可分,只要把自己的血糖水平控制在健康范圍就可以了。方法也很簡單,就是我們一直在強調的,飲食清淡、均衡,適當運動。

          參考文獻

          【1】POLA抗糖丸抗氧化!貴的有道理火的有霸氣![EB/OL].[2017-11-26]. www.sohu.com/a/131501113_213292.

          【2】關英杰. 非酶糖化反應與皮膚衰老[J]. 國外醫(yī)學:老年醫(yī)學分冊, 2001, 22(6): 243–245.

          【3】彭立偉等. 非酶糖基化與皮膚衰老的研究進展[J].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0(20): 3027–3029.

          【4】王笠等. 糖化血紅蛋白的檢測和臨床應用[J]. 上海醫(yī)學檢驗雜志, 2003, 18(2): 119–121.

          【5】陸祖謙, 許樟榮. 糖化血紅蛋白在糖尿病診斷中的作用[J]. 中國糖尿病雜志, 2009(8): 579–582.

          【6】李興. 非酶糖化與糖尿病慢性并發(fā)癥[J]. 醫(yī)學綜述, 1999, 5(9): 412–412.

          【7】錢萍萍, 程勝求. 維生素C和維生素E對糖尿病大鼠非酶糖化和過氧化反應的影響[J]. 衛(wèi)生研究, 2000, 29(4): 226–228.

          【8】李文靜等. 阿司匹林和鹽酸二甲雙胍對蛋白質非酶糖化的影響[J]. 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 1997, 13(1): 34–36.

          【9】許惠琴等. 7味中藥對體外非酶糖化終產物生成的抑制作用[J]. 中草藥, 2002, 33(2): 145–147.

        (內容整理自“科普中國”、“科學辟謠平臺”)

        如果看完本文后你心里的疑問解開了,歡迎大家分享給身邊的小伙伴,讓更多人避雷謠言,讓真相被更多人知道。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lián)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