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知識:為什么老人喜歡孫子多過孫女
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一個高情商的人是很受歡迎的。那么如何做一個情商高的人呢?其實只要懂得一點心理觀察,善于捕捉一些細節(jié),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很多東西是能提前判斷的,可以事先做一些準備。
一、為什么老人喜歡孫子多過孫女1、為什么老人喜歡孫子多過孫女
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總覺得有孫子香火就不會斷掉有血緣的關(guān)系,還有傳宗接代的理念,即產(chǎn)生喜歡孫子。是老的傳統(tǒng)吧。其實可以也可以理解的老一輩的人重男輕女的觀念還是佷濃的,就算女孩再好,他們的心里都會覺得還是男孩好,
婚禮之后,父母肯定頭等大事就是要催要孩子。尤其是男方父母,各種想辦法找偏方想要個孫子,畢竟老人的觀點還是孫子是自己的人,孫女再怎樣將來也會是別人家的。就算新婚夫妻沒有想法要孩子,也不得不開始做準備,尤其是和婆婆住在一起怎么可以不聽話?如果真的是年齡偏小幾年內(nèi)不想要孩子,最好和老公商量好,這樣如果公婆問起也有辦法回答。不過最佳受孕年齡是三十五歲之前,高齡產(chǎn)婦不僅自己身體狀況不行,生出來的孩子也不一定健康,所以結(jié)婚以后還是抓緊要個baby比較好。
2、老人與家人正確的相處
一視同仁,忌偏袒,老人應對兒子、媳婦、女兒、女婿,要一樣對待,決不能偏袒一個,疏遠一個,處事要公正,這樣才能贏得子女們的尊敬和愛戴。
慎聊閑言,忌傳話,老人不宜在親友中議論晚輩,更不要在子女間傳話,以免誤傳,引起矛盾。有事最好當面講,不要背后嘀咕;有疑問當面問,不亂猜測。以免造成互相猜疑,影響家庭和諧。
和藹可親,忌挑剔,子女們都有了自己的生活,每個人的喜好和方式不同,長者應當是指導者和參謀,不要遇事專斷獨行。對子女的興趣愛好,不要以老思想、老眼光去看待,只要不有礙社會公德,合理合法就大可不必挑剔。不要總是指責子女,說這樣不好那樣不好,這樣不行那樣不行,什么都看不慣。
3、老人壞習慣的影響
在老家,受生活的場所及周邊環(huán)竟的影響,老人都習慣話語中帶些口頭禪。例如:“神精病”、“傻瓜”、“去死吧”、“真笨”、“白癡”等等。在老人看來這些話都是對熟悉的人不舍得罵的話,也就是說在他們的眼里這些都不算罵人的臟話??墒?當寶寶在父母面前或在親朋好友面前也順口帶上這些語句的時候,你會覺得無比羞愧,而別人也會誤認為是你的家教有問題。
因此,在孩子方面:我們不斷的教育孩子不能帶這些口頭禪并告訴他這些口頭禪的大概意思。在老人方面:讓老人也配合我們,在孩子面前盡量少帶口頭禪,當我們教育孩子的時候他們不要站出來作反面的證詞。最后讓孩子把壞習慣改正過來。
孫子給老人帶的建議溺愛是祖輩帶孩子的主要問題。老年人出于對第三代的過分疼愛,常常對孩子百依百順,關(guān)懷備至,所以老人帶大的孩子一般生活自理能力較差;也有的老年人對孫輩有求必應,只要是孫輩提出的要求,不管是合理的,還是不合理的,一律給予滿足。這樣的孩子往往霸道,一意孤行。
還有的老年人容易對孩子的缺點“護短”, 與孩子的父母教育方法、教育態(tài)度不一致。之所以產(chǎn)生上面的這幾種情況,主要還是“隔代親”的“親”字泛濫,祖輩對孫輩常常包辦代替一切,有求必應,缺點包容,錯誤體諒。這樣的教育必然阻礙孩子獨立意識的形成和獨立行為的發(fā)展。
我們不能以偏概全地把落后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都歸結(jié)到祖輩們身上,但比較而言,祖輩們的確更容易靠經(jīng)驗帶孩子。主要原因在于一些祖輩受教育的程度普遍偏低,知識面較窄,接受的又是幾十年前的教育。老人帶孩子的弊端
迷信誤事,老人相對年輕人迷信多了。特別是生活在沿海一帶的閩南老人迷信表現(xiàn)的尤其明顯。我婆婆就是其中之一。其實,迷信可以讓老人心里有個寄托,但太迷信了卻容易誤事。記得豆豆二個多月的時候。有一天晚上,豆豆睡到半夜忽然醒來開始不停的哭鬧。怎么哄都不行。我既心疼又著急不知該如何是好。這時候,我看見公公婆婆都起床并走出房間。但奇怪的是我一直不見婆婆前來察看豆豆哭鬧的原因。當時我就很郁悶“婆婆這是去哪了?”。
最后沒辦法,我只好打電話回娘家問我媽媽該怎么辦?我媽教了一些應對的措施。豆豆終于安靜下來了。待豆豆睡著后,我走出房間發(fā)現(xiàn)原來婆婆起床后一直跪在神臺前求神保佑豆豆。還好豆豆有我在身邊,還好豆豆的哭鬧只是小問題,要不完全相信婆婆就誤事了。
所以說,今天也是照常給大家說說心理方面的常識。很多人提到心理這兩個字是沒有概念的,以為這個東西是不需要去在意的。其實不然,隨著科學知識的普及,越來越多人知道心理健康與否直接關(guān)系到了我們?nèi)粘I钪械姆椒矫婷?。尤其對我們的健康,工作和人際關(guān)系有著重大影響。
推薦內(nèi)容
-
減肥咖啡幫你輕松瘦身?真的假的?
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每個人都是信息傳播者,但是我們必須清楚一點:在沒有獲得真正證實的消息之前,千萬不能隨意散播謠言,很容易造成以訛傳訛...
-
“咖啡致癌”好嚇人?先來看看這些知識再判斷?來幫大家解答一下
相信很多人都被“誤導”過。因為現(xiàn)在的網(wǎng)絡信息非常豐富和更新迅速,還沒等我們了解事情的詳情,下一秒就又反轉(zhuǎn)了。所以大家在獲取信息...
-
中疾控專家:清明不建議安排跨省區(qū)的傳統(tǒng)祭掃活動
今日,國務院聯(lián)防聯(lián)控機制召開新聞發(fā)布會,介紹從嚴從實抓好疫情防控工作有關(guān)情況,并答記者問。 會上,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
-
喝骨頭湯真的能補鈣嗎?看看真相是什么
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會聽見各種各樣的流言,但是只要我們用心去思考和辨認其實 不難發(fā)現(xiàn)這些謠言有很多破綻。所以今天,小編照常給大家辟謠一則
-
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修復魚類脊髓的基因也存在于哺乳動物中
一項新研究表明,許多參與自然修復受損脊髓的基因(稱為七鰓鰻)也在哺乳動物周圍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修復中起作用Lampreys是無頜的,類似鰻魚的魚類,
-
一袋子蔬菜要價200元?太原一攤販被立案調(diào)查
4月4日,記者從太原市市場監(jiān)管局獲悉,靠估價向市民賣菜的攤販已被立案調(diào)查。 “不稱斤,估價,這個200塊……”4月3日,有太...
-
研究人員在分子水平上研究DNA聚合酶
復雜的生物系統(tǒng)可以描述為分子中發(fā)生的化學過程網(wǎng)絡??邓固勾拇髮WChemLife研究計劃的科學家們正在一個同樣活躍的網(wǎng)絡中進行合作,這些網(wǎng)絡
-
腦細胞保護肌肉不致浪費
盡管我們中的許多人擔心隨著年齡的增長,蛋白質(zhì)會在大腦中聚集,并可能導致阿爾茨海默氏病或其他類型的神經(jīng)退行性變,但我們可能沒有意...
-
如何吃得更健康?最新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給出參考答案
新華社北京4月26日電(記者溫競?cè)A)吃什么更營養(yǎng),怎么吃更健康?中國營養(yǎng)學會編著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時隔6年再次修訂并于26日面
-
酸奶放一兩天會析出黃色的水,這是變質(zhì)了嗎?該信嗎?
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的快速發(fā)展,我們在獲取信息的時候很容易被帶跑方向。有時候真相也許并不是網(wǎng)上說的那樣,所以我們必須要有自己的判斷和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