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知識:怎么才能講好話?
今天也是照常給大家說說心理方面的常識。很多人提到心理這兩個字是沒有概念的,以為這個東西是不需要去在意的。其實不然,隨著科學知識的普及,越來越多人知道心理健康與否直接關系到了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尤其對我們的健康,工作和人際關系有著重大影響。
令人頭疼的“社交恐怖癥”
這世界上每分鐘都有人在講話,但并不是每個人講話別人都愛聽。
有的人喜歡說話,有的人說話的時候喜歡講好話。按說熟能生巧,好話有人人愛聽,為什么這些人說話效果就總是不那么好呢?
無論是求職、推銷,還是演講、開會做司儀,總有些人上場就暈菜。平時看著挺伶俐的人,一張口就嗯啊不斷,要不就是自己臉紅心虛,說的話三尺以外就聽不清了。其實這些歸根到底,都可以算是“社交恐怖癥”的一種。
在所有的社會性焦慮中,害怕表現(xiàn)自己應該算是最常見的一種。人們害怕的表現(xiàn)場景通常包括當眾講話、表演,或者在眾人面前唱歌等等。不過隨著現(xiàn)代社會交流的不斷增多,那些一點兒話都不能講的人,逐漸地為社會所淘汰。不過很多輕型的“社交恐怖癥”,卻因為表現(xiàn)沒那么明顯而被人所忽視。這其中最常見,卻又最容易被人所忽視的,當數(shù)陳述不當。
所謂陳述不當,應該算在恐懼當眾講話當中,不過其范圍和后果都不如“赤面恐懼癥”(當眾說話臉紅)那么厲害。不合時宜的穿著、過多的修飾詞、偏離主題,或是底氣不足,其實都折射出談話者的焦慮,只是這些焦慮有時未必會引發(fā)什么可怕的后果。在人前感到焦慮,或在與人交往過程中表達自己不夠漂亮,的確是件令人很沮喪的事情。但即使聽眾并不太喜歡你的談話,也還會有別的機會去進行彌補。這種“社交恐怖癥”,其實很多時候就源自于自己內心那種渴求表現(xiàn)得完美和無可指責的固念。如果可以放輕松,少擔心些別人對自己的評價,那么表現(xiàn)自然會有所改善。
幾點小秘訣
對于那些非常擔心自己成為眾人焦點的人(有時候不存在眾人,只是談話雙方的相互注意就足以讓這些人崩潰)來說,最直接的改善方法就是練習成為別人注意的焦點??梢試L試著在自己的腦海深處臆造出一個場景,然后想象自己就置身其中。一再重復這個過程,直到自己不能忍受或是完全沒有恐懼為止。這是最簡單的處理自己當眾陳述的心理解決方法。
除此之外,也還有一些小的訣竅可以幫助人做好和眾人的交流,解決當眾說話焦慮的困擾。
①提前做些準備。畢竟當眾講話是一個人與眾人的交流過程,所以這個過程的主題性就非常重要。研究表明,要想打動一個人,就必須要投其所好。如果自己講的主題可以和對方的期待相符,那么對方就可以得到滿足,否則就多半是在浪費時間。這個環(huán)節(jié)非常重要,但也同樣很容易引起焦慮。因為通常來說,講話本身所引起的焦慮要小于事前不斷在腦海中反復的焦慮。但換個說法,如果你連這種焦慮都挺過來了的話,那么真正當事情來臨時,那些焦慮又算得了什么呢?
②不要讓肢體語言出賣你。即使是最有天賦的演講者,他的第一次演講也必然緊張得渾身冒汗。焦慮是種所有人都會有的興趣,關鍵就在于,一個優(yōu)秀的表達者會很好地掩藏他的焦慮。所以無論是在提前預演還是在正式交流的過程中,都要注意自己的肢體語言和細微動作,以避免讓聽眾產(chǎn)生“看,這家伙焦慮了”的共鳴。
具體來說,口頭語、手和眼睛是三個最能體現(xiàn)人焦慮與否的細節(jié)。一個內心害怕、恐懼,或是焦躁不安的人,嘴里會不停地說一些口頭語。他企圖通過這些口頭語(例如嗯、呃、哦之類)來緩解自己的情緒,給自己留出思考的時間,殊不知這些話最能在無意識中暴露一個人的內心。
此外,手和眼睛也是泄露自己內心情緒的窗口。一個內心焦慮的人,常常手或者做抱胸狀,或者干脆直接插到口袋里。眼睛也同樣如此,當焦慮時,人的眼睛會下意識地到處亂轉,但不會直視講話的對象。因此,為了不讓別人發(fā)現(xiàn)你內心的不安,就要學習從控制這些小節(jié)入手。不管多恐懼,眼睛也要直視正在聽你講話的人,同時手可以做各種動作。
③心理準備。很多人的恐懼和焦慮是源自他們希望表現(xiàn)出最得體的一面,可結果往往是事與愿違。所以記住,要表現(xiàn)出自己的本色,不要刻意去模仿自己特別聰明或特別有趣的樣子。只要聽眾能夠覺得你是真誠的,那么你交流信息的能力就會得到發(fā)揮。
焦慮,是人們在社交場合中常有的情緒。而當眾講話,則是現(xiàn)代社會里常見的社交活動。如何才能表現(xiàn)出一個充滿自信和活力的自己?不妨從上述的三個方面入手。
所以說,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很難揣測出一個人的心理活動。但是我們可以根據(jù)一些知識的細節(jié),去假設判斷一些人的心理,也包括對自己的心理的認知。
推薦內容
-
橘子這么紅,都是染色的?看看真相是什么
相信很多人都被“誤導”過。因為現(xiàn)在的網(wǎng)絡信息非常豐富和更新迅速,還沒等我們了解事情的詳情,下一秒就又反轉了。所以大家在獲取信息...
-
心理知識:多數(shù)人不能正確看待自己 3條方法認清自我
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一個高情商的人是很受歡迎的。那么如何做一個情商高的人呢?其實只要懂得一點心理觀察,善于捕捉一些細節(jié),我們...
-
生番茄有毒,生食會死人?你懂嗎?
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每個人都是信息傳播者,但是我們必須清楚一點:在沒有獲得真正證實的消息之前,千萬不能隨意散播謠言,很容易造成以訛傳訛...
-
代謝疾病的遺傳罪魁禍首指向可能的治療方法
N-連接糖基化是真核生物中許多蛋白質的重要??翻譯后修飾。該過程中的關鍵步驟涉及附著于脂質載體dolichol的碳水化合物。然后載體可以在折
-
一位女士打電話時側臉被燙傷,是手機輻射所致?大家都來看看
面對流言,希望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尋找官方回應。而不是著急著把流言傳播出去,畢竟現(xiàn)在網(wǎng)絡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都出臺了,網(wǎng)絡上傳播謠言...
-
心理知識:如何走出自卑心理
今天也是照常給大家說說心理方面的常識。很多人提到心理這兩個字是沒有概念的,以為這個東西是不需要去在意的。其實不然,隨著科學知識...
-
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就更新基因組
今天,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NIH)在其贈款和合同指南中發(fā)布了一項通知,要求就NIH基因組數(shù)據(jù)共享(GDS)政策下基因組匯總結果數(shù)據(jù)管理的擬議更
-
對于頭痛 遠程醫(yī)療可能與親自訪問一樣有效
根據(jù)2017年6月14日在線發(fā)行的美國神經(jīng)病學醫(yī)學期刊神經(jīng)病學雜志上發(fā)表的一項研究,對于有頭痛的人來說,通過視頻觀察神經(jīng)科醫(yī)生進行治療可
-
手機APP能避孕?你了解多少
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的快速發(fā)展,我們在獲取信息的時候很容易被帶跑方向。有時候真相也許并不是網(wǎng)上說的那樣,所以我們必須要有自己的判斷和獨立...
-
隔離期想心情愉悅?很多人想問 不簡單!但..也沒那么難
日常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會聽到各種各樣的坊間流言。然而很少人去求證這些流言的真實性,久而久之就變成了真事。在這里,小編必須提醒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