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精品天天夜夜久久,日本中文字幕二区区精品,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制服二区,青青青国产爽爽视频免费观看

        中國基因網(wǎng)您的位置:首頁 >基因科普 >

        家庭,減鹽行動的主戰(zhàn)場???來看學者的建議

        面對流言,希望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尋找官方回應(yīng)。而不是著急著把流言傳播出去,畢竟現(xiàn)在網(wǎng)絡(luò)相關(guān)的法律法規(guī)都出臺了,網(wǎng)絡(luò)上傳播謠言是需要負法律責任的,所以大家一定多注意。

        高鹽減鹽

          謠言:

          中國人普遍口味偏重,偏愛各種滋味豐富的食物,為了提味,餐廳食物中的油、鹽、糖含量往往超出在家烹飪的食物,覺得口味越重越好吃。廚房里的“百味之首”竟變成了健康的“隱形殺手”,每個家庭也都成為了這場減鹽行動的主戰(zhàn)場!

          辟謠:

          我國成人高血壓患病率已高達25.2%,每4個成人中就有1個是高血壓患者,而由高血壓所致心臟病和腦卒中,更成為過早死亡和致殘的主要原因,給社會、家庭和個人帶來無比沉重的精神和經(jīng)濟負擔!長期高鹽攝入是導致高血壓最重要的膳食危險因素,廚房里的“百味之首”竟變成了健康的“隱形殺手”,每個家庭也都成為了這場減鹽行動的主戰(zhàn)場~

          我們應(yīng)該吃多少鹽呢?

          世界衛(wèi)生組織建議成年人每人每天食鹽攝入量不超過5克?!吨袊用裆攀持改稀吩谠u估我國居民食鹽攝入量及飲食習慣等基礎(chǔ)上提出成年人每天食鹽攝入量不超過6克。2-3歲幼兒攝入量不超過2克,4-6歲幼兒不超過3克,7-10歲兒童不超過4克。65歲以上老年人應(yīng)不超過5克。

          而我國成人每日鹽攝入量超過10g,是世界上食鹽攝入量最高的國家之一,遠遠超過攝入推薦量!

          吃鹽過多有哪些危害?

          高鹽飲食是高血壓、腦卒中、心臟病、胃癌、骨質(zhì)疏松等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而減少食鹽攝入即可以降低血壓及相關(guān)慢性病發(fā)生風險,并被證明是預(yù)防高血壓最具成本效益的公共衛(wèi)生策略。

          鹽攝入過多增加疾病風險-證據(jù)體分析

          20191218151630_e49c00.jpg

          減鹽,行動起來!

          家庭減鹽小妙招:

          1.小小鹽勺用起來,學習量化用鹽。烹飪食品時應(yīng)少放鹽,少放10%并不會影響菜的口味。

          2.用其他調(diào)味品代替鹽。烹調(diào)時多用醋、檸檬汁、香料、姜蒜和胡椒等為調(diào)味,替代一部分鹽和醬油。

          3.建議選擇低鹽醬油,減少味精、雞精、耗油、魚露、豆瓣醬、沙拉醬等含鹽的復合調(diào)味料用量。

          4.烹飪方法多樣化。多采用蒸、煮等烹飪方式,享受食物天然的味道。不是每道菜都需要加鹽,“每天一道無鹽菜”也是不錯的選擇呦~

          5.攝入肉類要適量。有經(jīng)驗的家庭主婦都清楚,肉類烹飪時一般用鹽較多,平衡膳食,肉類攝入適量,可以合理控制鹽的攝入。

          6.少吃咸菜、醬菜、榨菜、腐乳等高鹽食品。

          7.特殊人群要注意,兒童、老年人、高血壓及心血管病人更應(yīng)該注意合理低鹽膳食。

          智慧選擇預(yù)包裝食品:

          1.閱讀營養(yǎng)標簽,盡可能選購鈉含量較低的食品。營養(yǎng)標簽中的“鈉”就代表鹽,1克鈉相當于2.54克鹽。一般來說每100g食物含鈉≥500mg的話,就是高鹽食物了,要注意少購少吃呦~

          2.少吃高鹽包裝食品。腌臘肉、午餐肉、鹽水鴨、香腸、咸鴨蛋、皮蛋等食品的鈉鹽含量很高,宜選擇新鮮的肉類、海鮮和蛋類等。部分方便食品和零食含鹽量也很高,比如膨化食品、蘇打餅干、方便面、話梅等,也應(yīng)減少攝入。

          3.盡可能選擇具有“低鹽”、“少鹽”、或“無鹽”標識的食品。

          還是傻傻分不清楚高鹽食品腫么辦,別擔心,送你一個裝備,識別所有高鹽食品的“明槍”和“暗箭”!

          20191218151630_e69dc1.jpg

          20191218151630_e7ec11.jpg

          朋友們,減鹽的號角已經(jīng)吹響,家庭是減鹽運動的主戰(zhàn)場,家里的“掌勺人”就是這場戰(zhàn)役的指揮官,為了健康,讓我們攜手行動,共同實現(xiàn)低鹽、健康的膳食新風尚!

          辟謠專家: 高超 中國疾病預(yù)防控制中心營養(yǎng)與健康所副研究員

          復核專家:楊月欣 中國營養(yǎng)學會理事長/研究員

          

        (內(nèi)容整理自“科普中國”、“科學辟謠平臺”)

        看了這篇文章后大家心里的疑惑是不是迎刃而解了呢?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quán)行為,請第一時間聯(lián)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推薦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