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用藥只要“減半”就好?事實又是什么?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見各種各樣的流言,但是只要我們用心去思考和辨認其實 不難發(fā)現(xiàn)這些謠言有很多破綻。所以今天,小編照常給大家辟謠一則傳了很久的流言,一起來看看。
兒童用藥減半
謠言:
很多藥物沒有兒童劑型,有些家長認為,給兒童服用成人藥物時,采用“兒童減半”的劑量標準就行了。
辟謠:
兒童不是成人的“縮小版”,成人藥減半給兒童服用,容易造成無法想象的后果。據(jù)公開報道顯示,我國目前0~14歲的兒童群體中,每年大約有7000例兒童死于用藥不當,3萬兒童因用藥不當致聾。兒童藥物的不良反應率是成人的2倍,新生兒更是達到4倍,在每年死于不良用藥的人群中,兒童占1/3【1】。
目前,國內外關于患者用藥安全的研究主要仍以成人用藥為出發(fā)點,未注意小兒用藥與成人存在很大的差異性。由于嬰幼兒生理機能尚未發(fā)育成熟,兒童在藥物的吸收、分布、代謝、排泄等方面與成人具有較大差異,同時嬰幼兒對于藥物劑量的敏感性高,所能容許的藥物劑量誤差較小,嬰幼兒若發(fā)生用藥錯誤,危害更嚴重。2003年Elizabeth B等的研究指出,用藥錯誤發(fā)生率在成人與嬰幼兒間差異不大,但是對嬰幼兒產生傷害的概率卻是成人的3倍【2】。
兒童用藥確實難以標準化。用藥是否要標準化,要看標準化是否對患兒的健康有利。同樣是患兒,在臨床他們的個體差異是很大的,12歲的患兒與2歲的患兒肯定會有很大差異,兩者的用藥不可能是一個標準。眾多新藥沒有兒童用藥試驗資料,兒科醫(yī)生用這些藥時缺乏依據(jù),在這種情況下,就不應勉強用藥。而對說明書中明確了兒童服藥劑量的藥物,家長可以按照說明書計算孩子準確的服藥劑量。
通常兒童的服藥劑量有兩種計算方法:
第一,藥品說明書中已經注明了每千克體重劑量:用藥劑量=說明書中每次服用劑量(毫克/千克)×孩子體重(千克)或說明書中每日服用劑量(毫克/千克)×孩子體重(千克)÷服藥次數(shù)。比如,說明書中注明:每次服用劑量是每千克體重服5毫克藥(5毫克/千克),用它直接乘以孩子體重(千克),就可以得出孩子用藥的安全劑量。如果寫的是每日總劑量,就按這個公式再除以每日服用的次數(shù)就可以了。
第二,藥品說明書中注明了按照體表面積(平方米)計算服藥劑量:體重<30千克,體表面積(平方米)=體重(千克)×0.035+0.1;體重>30千克,在前公式基礎上每增加體重5千克,體表面積增加0.1平方米。得到孩子的體表面積后,按照說明書計算服藥劑量即可。
第二種方法不常用,家長更需要掌握的是第一種【3】。
兒童安全用藥,一定要謹慎再謹慎!在買藥時,家長要詳細咨詢,服藥后,還要密切關注孩子有無不良反應,以免給孩子的身體造成損害。
參考文獻:
【1】彭延靖,李書頡,李園園,等.兒童用藥安全研究——基于南昌市兒童家長的調查數(shù)據(jù)分析.《市場論壇》2017年第12期(總第165期)
【2】金彥,佟巖,唐淑含,等.門急診兒童常用藥物劑量系統(tǒng)的構建與運行.兒科藥學雜志2018年第24卷第4期
【3】顧力:兒童用藥劑量怎么算.家庭科技2019·12
辟謠專家:梁華,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yī)院主任藥師
復核專家:李根,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yī)院藥學部主任,主任藥師
(內容整理自“科普中國”、“科學辟謠平臺”)看了這篇文章后大家心里的疑惑是不是迎刃而解了呢?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推薦內容
-
心理知識:妻子經常生氣怎么辦
生活中,不管我們在跟自己獨處還是跟別人相處的過程中其實我們會發(fā)現(xiàn)心理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很大的。因此當我們發(fā)現(xiàn)自己有心理疾病的傾向...
-
在我們細胞的秘密電子語言中有治愈力量
為什么我們可以治愈傷口,但不能長出斷肢?邁克爾萊文認為關鍵在于我們的細胞用來互相交流的秘密電子語言,他認為我們離破解代碼還有一段距
-
Paul Liu被任命為NHGRI副科學主任
作為新任命的國家人類基因組研究所(NHGRI)的副科學主任,P Paul Liu,醫(yī)學博士,博士,將幫助提供研究所校內研究部門的科學和行政領導。
-
黃斑變性的第一次基因治療手術是成功的
該治療首次針對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AMD)的潛在遺傳原因,僅在英國就影響了60多萬人。一名80歲的婦女是第10例AMD經歷的過程作為治療的安全性
-
心理知識:發(fā)脾氣前先想想有沒有人慣著你
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很難揣測出一個人的心理活動。但是我們可以根據(jù)一些知識的細節(jié),去假設判斷一些人的心理,也包括對自己的心理的認知。...
-
北京:不用選醫(yī)保也能報銷的醫(yī)院,這樣查詢!
目前,北京市共有2900余家基本醫(yī)療保險定點醫(yī)療機構,按照北京市基本醫(yī)療保險參保人員就醫(yī)管理規(guī)定,除本人選定的定點醫(yī)療機構以外,所有
-
心理知識:專家:冷的感覺也會互相傳染
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很難揣測出一個人的心理活動。但是我們可以根據(jù)一些知識的細節(jié),去假設判斷一些人的心理,也包括對自己的心理的認知。...
-
邊充電邊玩手機,會使手機爆炸?你知道嗎
當我們不知道一件事真假的時候,不防多等等官方的回應。因為信息碎片化,很多小伙伴現(xiàn)在上網(wǎng)很容易只看到事情的一面就下定論,其實很多...
-
為什么會產后抑郁
隨著社會壓力的不斷加大,人們現(xiàn)在把越來越多的目光放到了一個人的心理情況上。確實,每個人的抗壓指數(shù)是有限的,一個平時看著正常的人...
-
抗鹽堿水稻能把大海變糧倉?事實又是什么?
面對流言,希望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尋找官方回應。而不是著急著把流言傳播出去,畢竟現(xiàn)在網(wǎng)絡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都出臺了,網(wǎng)絡上傳播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