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精品天天夜夜久久,日本中文字幕二区区精品,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制服二区,青青青国产爽爽视频免费观看

        中國基因網(wǎng)您的位置:首頁 >國內研究 >

        中醫(yī)辨證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效果分析

        -

        2022年4月28日發(fā)(作者:北京軍海癲癇醫(yī)院)

        中醫(yī)辨證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效果分析

        發(fā)表時間:2016-08-28T16:19:13.083Z來源:《航空軍醫(yī)》2016年第13期作者:郝俊輝

        [導讀]探討中醫(yī)辨證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臨床療效。

        黑龍江省雞西市中醫(yī)醫(yī)院黑龍江雞西158100

        【摘要】目的:探討中醫(yī)辨證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8月收治的潰瘍性結腸炎患者36例,隨

        機分為觀察組18例和對照組18例,觀察組采取中醫(yī)辨證治療,對照組采取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對比兩組治療總有效率。結果:觀察組治愈8

        例,顯效5例,有效4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4.4%,對照組治愈3例,顯效6例,有效4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為72.2%,兩組總有效率

        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中醫(yī)辨證治療潰瘍性結腸炎效果顯著,不良反應少,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中醫(yī)辨證;潰瘍性結腸炎

        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病因未明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癥性疾病,該病復發(fā)率較高,西醫(yī)治療效果不理想,同時副作用較大[1]。本研究通過

        對潰瘍性結腸炎患者進行中醫(yī)辨證施治,取得了較為顯著的臨床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8月收治的潰瘍性結腸炎患者36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實用內科學》中潰瘍性結腸炎的診斷標準,并經(jīng)腸

        鏡確診為潰瘍性結腸炎。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18例,男12例,女6例,年齡21~66歲,平均年齡(38.7±2.8)歲,

        病程2個月~6年,平均病程為(2.6±0.8)年,其中腹瀉患者8例,腹痛患者7例,膿血便患者3例;對照組18例,男13例,女7例,年齡

        19~63歲,平均年齡(39.2±3.1)歲,病程3個月~8年,平均病程為(2.9±0.6)年,其中腹瀉患者9例,腹痛患者5例,膿血便患者4例。兩

        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等一般資料對比,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給予患者口服諾氟沙星0.4g,每日3次,水楊酸偶氮磺胺吡啶1g,每日3次;強的松片5mg,每日3次。觀

        察組采取中醫(yī)辨證治療,根據(jù)中醫(yī)病機分析,將患者分為濕熱內蘊型、肝郁脾虛型、氣陰兩虛型、氣滯血瘀型。①濕熱內蘊型:患者主要

        表現(xiàn)為腹痛、大便頻繁呈膿血樣、小便短赤、不思飲食、舌紅、苔黃膩、脈弦數(shù)。治則應以清熱解毒、行氣利濕為主,方藥選擇葛根芩連

        湯加減治療,方藥組成包括葛根15g、黃芩12g、金銀花10g、茯苓12g、半夏10g、赤芍12g、丹參12g、甘草6g。②肝郁脾虛型:患者主

        要表現(xiàn)為腹痛腹瀉、胸部悶脹、情緒激動、易怒、精神萎靡、舌淡、苔薄白、脈細。治則應以疏肝健脾為主,方藥選擇參苓白術散加減治

        療,藥物包括柴胡12g、白術12g、茯苓10g、白芍10g、防風6g、香附10g、丹參12g、甘草6g。③氣陰兩虛型:患者主要表現(xiàn)為大便干稀

        帶血、腹部灼熱、腹痛、口干口渴、手足煩熱、舌紅、苔黃、脈細數(shù)。治則應以益氣養(yǎng)陰、涼血止瀉為主,藥物組成主要包括黨參12g、黃

        芪15g、茯苓10g、丹皮10g、生地12g、五味子10g。④氣滯血瘀型:患者主要表現(xiàn)為下腹部疼痛、脹痛、便中帶血、不思飲食、噯氣、舌

        淡、脈弦澀。治則盈余活血化瘀、理氣止痛為主。方藥選擇膈下逐瘀湯加減治療,藥物組成包括赤芍12g、柴胡10g、當歸10g、陳皮6g、

        桃仁12g、丹參12g、秦皮10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劑。

        1.3療效判定標準

        療效判定標準根據(jù)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程度及腸鏡檢查結果分為治愈、顯效、有效、無效4個標準。治愈:患者的臨床癥狀消失,腸

        粘膜恢復正常,糞便常規(guī)檢查正常;顯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腸粘膜的充血、水腫明顯減輕,大便次數(shù)明顯減少;有效:臨床癥狀有所

        改善,腸粘膜的充血、水腫有減輕,大便次數(shù)有所減少;無效:臨床癥狀無改變或加重,腸粘膜無改善??傆行?治愈率+顯效率+有效

        率。

        1.4統(tǒng)計學處理

        本研究中所得的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數(shù)據(jù)處理軟件進行處理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卡方檢驗,當P<0.05

        時,認為數(shù)據(jù)之間存在的差異具有顯著的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治愈8例,顯效5例,有效4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4.4%,對照組治愈3例,顯效6例,有效4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為

        72.2%,兩組總有效率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潰瘍性結腸炎的發(fā)病因素尚不明確,是一種難治性腸道炎性疾病,該病的發(fā)病率較高,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腹痛、腹瀉、便血等,嚴重影

        響人們的正常生活及工作[2]。西醫(yī)治療雖有一定的療效,但副反應較高。潰瘍性結腸炎屬于中醫(yī)“泄瀉”、“痢疾”等范疇,中醫(yī)認為該病的病

        機主要為寒溫失調、外邪侵襲、導致腑氣失調、濕熱和氣血作用,出現(xiàn)腹痛及血便,或因精神緊張、飲食不調、導致傷及脾胃、肝氣失輸

        等導致發(fā)病[3]。本研究將患者分為濕熱內蘊型、肝郁脾虛型、氣陰兩虛型、氣滯血瘀型進行施治,通過行氣利濕、疏肝健脾、益氣養(yǎng)陰、

        健運脾胃等,調節(jié)肝、脾、胃治本,祛除濕邪病邪為其標,從而達到效果。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4.4%,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2.2%,充分表明了中醫(yī)辨證治療潰瘍性結腸炎明顯高于西醫(yī)常規(guī)治

        療,有效緩解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吳中秋,趙志國,王俊月,等.辨證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體會[J].河北中醫(yī)藥學報,2006,21(2):18-20.

        [2]朱志有.潰瘍性結腸炎及并發(fā)癥的臨床治療[J].中華實用醫(yī)藥雜志,2007,5(4):172-173.[3]劉向東.辨證與辨病結合治療潰瘍性結腸炎72例療效觀察[J].中醫(yī)臨床研究,2012,4(1):99.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lián)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