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精品天天夜夜久久,日本中文字幕二区区精品,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制服二区,青青青国产爽爽视频免费观看

        中國基因網您的位置:首頁 >國內研究 >

        脂肪肝防治指南

        -

        2022年4月20日發(fā)(作者:畸形)

        一、

        脂肪肝已成為中國第一大肝病

        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口老齡化,以及肥胖癥和酒精濫用現(xiàn)象的日趨增多,中國脂肪

        肝患病率迅速增長,脂肪肝正成為中國越來越重要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

        最近幾項基于城市人口的抽樣調查表明,中國脂肪肝患病率為12.5%~35.4%。與

        過量飲酒相比,脂肪肝與肥胖的關系更為密切,高達80%~90%的脂肪肝患者并不飲酒。目

        前,代謝綜合征和脂肪肝已成為中國居民健康體檢中肝臟酶學指標異常的最常見原因,高達

        75%的血清轉氨酶異常與脂肪肝有關。

        脂肪肝已取代病毒性肝炎成為中國居民第一大肝臟疾病。由于中國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

        患者率呈明顯增長趨勢,故預計在不久的將來,中國脂肪肝的患病率還將進一步上升。

        中國非酒精性脂肪肝性肝病患病率高達15%

        中大城市普通人抽樣調查顯示,中國非酒精性脂肪肝性肝病的患病率約為15%

        (6.3%~27%),其中80%~90%為單純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硬化的患病率低于1%。

        不容小覷的酒精性肝病

        在歐美和日本等發(fā)達國家,引過量飲酒引起的酒精性肝病的患病率居高不下,已成為酒

        精(乙醇)相關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

        脂肪肝的病因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營養(yǎng)不良

        內分泌紊亂

        藥物性肝損傷

        中毒性肝損傷

        遺傳性疾病

        其他疾病

        三、

        脂肪肝常見的誘因

        不良生活方式“催生”脂肪肝

        不合理的膳食結構

        不良的飲食習慣

        多坐少動的生活方式

        酒精濫用

        遺傳易感性

        四、

        認識肥胖

        肥胖癥是一種復雜的、多因素引起的、以脂肪組織增多為特征的危害健康的慢性疾病。

        主要以體質指數(shù)(BMI)[體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來判斷超重和肥胖,單位是

        千克/米2(kg/㎡)。

        原發(fā)性肥胖的診斷標準:體質指數(shù)大于25kg/㎡,或體質指數(shù)未達肥胖標準但腹壁皮下

        脂肪厚度大于3厘米,或者腰圍超標(成年男性腰圍≥90厘米,成年女性腰圍≥80厘米)。

        內臟型肥胖更易和并糖、脂和激素代謝紊亂,以及肥胖相關疾病,典型的表現(xiàn)為腰圍增

        粗。

        胰島素抵抗的定義

        胰島素抵抗是指各種原因導致的胰島素促進葡萄糖攝取和利用的效率下降,分泌過多

        胰島素,產生高胰島素血癥,以維持血糖的穩(wěn)定。肥胖是導致胰島素抵抗的最主要原因,胰

        島素抵抗易導致代謝綜合征和2型糖尿病。

        代謝綜合癥

        代謝綜合征是以胰島素抵抗為“共同土壤”的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的聚集狀態(tài)。主要

        包括:腹型肥胖、高甘油三酯血癥、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低、血壓升高和高血糖。此外,

        高尿酸血癥、骨質疏松、黑棘皮病、多囊卵巢綜合征、血管內皮功能障礙、鐵超載、非酒精

        性脂肪性肝病等,亦是代謝綜合征的組成部分。

        五、

        非酒精性脂肪肝性肝?。喊Y狀輕,危害不小

        據統(tǒng)計,48%~100%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無肝病癥狀,多在常規(guī)體檢中因肝功能

        異常、肝臟腫大,或肝臟超聲檢查提示“明亮肝”而被偶然發(fā)現(xiàn)。約36%的非酒精性脂肪

        性肝炎患者有乏力、右上腹不適、睡眠障礙等癥狀。

        非酒精性單純性脂肪肝患者肝病進展緩慢,10~20年內發(fā)生肝硬化的比例很低,僅為

        0.6%~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10~15年內肝硬化的發(fā)生率高達15%~25%;非酒精

        性脂肪性肝硬化多發(fā)生在65歲以上老年人中,其中40%~62%的人在5~7年內出現(xiàn)并發(fā)

        癥,如肝細胞癌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肝細胞癌的患病率為0.5%,而非酒精性脂肪

        性肝炎患者肝細胞癌的患病率高達2.8%。肥胖癥、代謝綜合癥和2型糖尿病是非酒精性脂

        肪性肝病患者肝細胞癌高發(fā)的“幫兇”。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預期壽命縮短,主要死亡原因為心血管疾病和惡性腫瘤。肝癌、

        肝衰竭等,主要發(fā)生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特別是并發(fā)肝硬化的患者中。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肝外表現(xiàn)

        惡性腫瘤肥胖癥、胰島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都可顯著增加結

        腸癌、膽囊癌、胰腺癌、肺腺癌、腺癌、前列腺癌、肝細胞癌等惡性腫瘤的發(fā)病率。

        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與2型糖尿病常合并存在,21%~45%的非酒精性脂肪

        性肝病患者合并糖尿病,而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病率高達42%。

        心腦血管疾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心腦血管疾病和外周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增加,

        而心腦血管疾病是導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壽命縮短的重要因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患者發(fā)生糖尿病和動脈粥樣硬化性血管疾病,比發(fā)生肝硬化更早、更多、更致命。

        膽石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膽石癥的發(fā)病風險比健康人增加2.5倍,約55%的

        膽石癥患者合并脂肪肝,且通常是先有脂肪肝,然后出現(xiàn)膽囊膽固醇結晶和膽囊結石。

        慢性腎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慢性腎病的發(fā)生率增加,主要表現(xiàn)為腎小球濾過率

        下降、尿微量白蛋白增高。

        六、

        超聲是診斷和隨訪脂肪肝的首選工具

        診斷標準①肝實質點狀高回聲(肝臟的回聲水平大于脾臟和腎臟);②肝臟遠場回聲衰

        減;③肝內脈管顯示不清。凡具備第1項加2.3項之一者,可確診;僅具備第一項者,可作

        為疑似診斷。

        優(yōu)勢簡便、廉價、無創(chuàng),是目前診斷脂肪肝和監(jiān)測其發(fā)展過程的首選方法,同時也被

        應用于脂肪肝的流行病學調查。

        不足由于存在操作者影響因素,超聲量化肝脂肪變性的重復性有待提高。

        肝臟彈性檢測:脂肪肝、肝硬化“一箭雙雕”

        在影響學檢查中,目前最熱門的是FibroScan和FibroTouch等肝臟瞬時彈性檢測技術。

        瞬時彈性記錄儀通過震動控制瞬時彈性成像技術測定肝臟硬度,來間接評估肝纖維化及肝硬

        測定肝臟硬度瞬時彈性記錄儀可以敏感判斷慢性肝病患者是否存在肝纖維化和肝硬

        化。肝臟彈性值越大,提示肝纖維化程度越重,將來發(fā)生肝硬化并發(fā)癥的風險越大。隨訪過

        程中,若肝臟彈性值下降,提示肝纖維化減輕,肝癌風險降低。

        測定肝脂肪變程度瞬時彈性記錄儀利用超聲在脂肪組織中傳播出現(xiàn)顯著衰減的特

        征,通過受控衰減參數(shù)(CAP)來定量檢測肝脂肪變程度。

        CAP是一種新穎而有前途的脂肪肝無創(chuàng)檢測技術,比B超和CT更敏感,可準確檢測

        肝脂肪變>5%的脂肪肝。同時,CAP值反映的脂肪肝變,不受肝臟疾病病因的影響;與肝

        活檢相比,CAP更少受到抽樣誤差的干擾,因為其檢測面積比肝活檢組織大100倍;CAP

        值與脂肪肝及其基礎疾病(肥胖、糖脂代謝紊亂和代謝綜合征)關系密切,隨訪過程中CAP

        值的變化,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肝脂肪變和代謝紊亂的好轉或進展。

        優(yōu)勢與不足目前瞬時彈性檢測技術已在慢性肝病患者中廣泛應用并被證實有很高的

        準確性,具有快速、無創(chuàng)、定量、可重復、受操作者主觀影響少等優(yōu)點。當然,瞬時彈性檢

        測技術目前還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在肥胖(主要是皮膚至肝包膜距離大于2.5厘米者)、

        肋間隙狹窄、腹水等患者中,測量失敗率高。

        血液學檢查

        B超和FibroScan/FibroTouch等影響學檢查提示脂肪肝者,需進行血常規(guī)、肝功能、血

        脂、血糖等血液學檢查;血清轉氨霉升高的脂肪肝患者,還需抽血檢測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抗丙肝抗體(抗-HCV)、抗核抗體、銅藍蛋白等指標,以確定脂肪肝的病因和病變過程。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疑似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液學檢查可發(fā)現(xiàn):血紅蛋白、血糖、前白蛋白/白蛋

        白、膽堿酯酶、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尿酸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下降;天

        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與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升高,兩者的比值(AST/ALT)通常

        小于1。

        酒精性肝病

        疑似酒精性肝病患者,血液學檢查可發(fā)現(xiàn)血平均紅細胞體積、谷氨酰轉肽酶(GGT)、

        尿酸、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血清轉氨酶升高,AST/ALT大于1.5。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清轉氨酶升高的特點

        ·僅10%~20%的患者有轉氨酶升高,多為輕度升高且很少超過200單位/升;

        ·持續(xù)時間長且無明顯波動,除非同時有體重或腰圍變化;

        ·無發(fā)熱、納差、厭油等肝炎癥狀;

        ·以ALT升高為主,AST與ALT的比值(AST/ALT)通常小于1;

        ·AST/ALT大于1.3時,提示并發(fā)進展性肝纖維化;

        ·隨著肝纖維化進展,血清轉氨酶水平可以緩慢下降

        ·發(fā)展至肝硬化時,轉氨酶往往已恢復至正常水平;

        ·轉氨酶升高不是判斷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及其預后的良好指標。

        七、

        脂肪肝的診斷原則

        酒精性肝病

        有持續(xù)5年以上的過量飲酒史(男性平均每天攝入酒精大于40克,女性為20克),或

        連續(xù)2周每天大量飲酒(每天攝入酒精量大于80克),實驗室和影像學檢查證實肝病的存在,

        并能排除其他病因,克明確酒精性肝病的診斷。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肝活檢符合脂肪性肝病的病理學標準,或肝臟影像學表現(xiàn)符合彌漫性脂肪肝的典型改

        變;無飲酒史或飲酒折合酒精量小于140克/周(女性<70克/周);除外病毒性肝炎、藥物

        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全胃腸外營養(yǎng)、肝豆狀核變性、炎癥性腸病、甲狀腺功能減退癥

        等可導致脂肪肝的其他疾病,可診斷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八、

        脂肪肝的防治原則

        脂肪肝可以預防

        ·科學合理的飲食制度

        ·糾正不良飲食習慣,少飲酒或戒酒

        ·中等量的有氧運動

        ·謹慎使用各種中西藥物

        ·定期健康檢查

        特別提醒

        脂肪性肝炎患者應用抗炎保肝藥物的療程通常需要1~2年,糖尿病和高血壓等代謝紊亂

        的藥物治療需長期應用,而防止體重反彈和堅持戒酒的良好生活方式則需終身堅持。

        九、

        酒精性肝病的治療原則

        酒精性肝病的治療原則包括:通過戒酒和抗炎保肝、抗肝纖維化藥物治療,減輕酒精性

        肝病的嚴重程度;營養(yǎng)支持,改善業(yè)已存在的繼發(fā)性營養(yǎng)不良;對癥治療酒精性肝硬化及其

        并發(fā)癥(如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出血、自發(fā)性細菌性腹膜炎、肝性腦病和肝細胞癌);肝移植

        主要用于治療終末期肝病和內科保守治療無效的重癥酒精性肝炎患者。其中,戒酒最為重要,

        并需終身堅持。

        ·戒酒

        ·何時戒酒都不晚

        ·擺脫酒精依賴

        ·杜絕戒酒后復飲

        ·營養(yǎng)支持

        ·應用抗炎保肝藥物

        十、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治療原則

        ·控制體重

        ·飲食治療

        ·運動治療

        ·限制飲酒

        ·防治糖尿病

        ·調整血脂

        ·控制血壓

        ·保肝抗炎

        ·防治其他肝病和并發(fā)癥

        十一、

        脂肪肝營養(yǎng)處方

        飲食治療是絕大多數(shù)慢性脂肪肝患者最基本的治療方法,也是預防和控制肝病進展及肝

        外并發(fā)癥的重要措施

        飲食治療的目標

        盡可能使體重、腰圍、血脂、血糖、血尿酸等指標維持在正常范圍;減輕或逆轉肝臟脂

        肪沉積,盡可能使血清轉氨霉和谷氨酰轉肽酶水平降至正常水平;防止低血糖、酮癥酸中毒、

        肝性腦病等急性并發(fā)癥;防止或改善肝臟、心血管、腎臟等器官的慢性并發(fā)癥;盡可能保持

        重要營養(yǎng)物質的需要量,以維持機體正常生長發(fā)育和日常社會活動的需要。

        飲食治療的基本原則

        1.限制每日總熱量的攝入,每餐只吃七八成飽;

        2.保證優(yōu)質蛋白質的攝入,如牛奶(低脂)、瘦肉、魚、雞蛋等;

        3.在控制總熱量的前提下,適當攝入糖類(碳水化合物);

        4.主食“粗細搭配”,多吃粗糧,如紅薯、玉米、蕎麥、燕麥、薏苡仁、蕓豆、紅豆、

        綠豆等;

        5.多吃蔬菜,適量吃水果,減少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的攝入;

        6.避免過量飲酒和不良飲食習慣,如不吃早餐,常喝含糖飲料,貪食甜點、油炸食品等

        高熱量食物,以及經常外出就餐等。

        計算理想體重的方法

        標準體重(千克)=身高(厘米)—105或[身高(厘米)—100]×0.9;身高160厘米以

        下人,標準體重(千克)=身高(厘米)—100。2~12歲兒童,標準體重(千克)=年齡×

        2+8。

        評估肥胖的方法

        判斷體重是否理想,通常以肥胖度[(實際體重—標準體重)/標準體重×100%]為依據。

        肥胖度在±10%范圍,屬正常,肥胖度大于10%為超重;肥胖度大于20%,為肥胖,肥胖度

        小于-10%,為消瘦(營養(yǎng)不良)。

        合理控制總熱量攝入

        不同體型、不同勞動強度人對熱量的需求量不同見下表:

        不同體形/勞動強度熱量需求表(千卡/千克/天)

        體形消瘦體形正常肥胖

        臥床休息20~2515~2015

        腦力/輕度體力勞動3525~3020~25

        中度體力勞動403530

        重度體力勞動40~454035

        合理分配三大營養(yǎng)物質

        在總熱量一定的情況下,脂肪肝患者應堅持高蛋白、低脂肪和適量糖類(碳水化合物)

        飲食

        蛋白質提供的熱量一般占總熱量的10%~20%,動物蛋白質與植物蛋白質各占50%,正常

        的成年人每日每千克體重需要蛋白質1.0~1.5克,其中1/3以上應為優(yōu)質蛋白質。

        脂肪所提供的熱量一般應小于總熱量的30%。成年人每日每千克體重的脂肪攝入量為

        0.4~0.8克,每日膽固醇攝入量一般控制在300毫克左右(高膽固醇血癥者為150毫克)

        糖類(碳水化合物)提供的熱量應占總熱量的50%~60%,成年人每日可進食糖類(碳

        水化合物)200~350克或更多。

        按照視頻交換份來安排每日膳食

        食品交換份表

        組別類別每份重量熱量蛋白質脂肪糖類

        (克)(千卡)(克)(克)(克)

        谷薯組谷薯類25902.020.0

        蔬菜類500905.017.0

        菜果組

        水果類200901.021.0

        大豆類25909.04.04.0

        肉蛋組奶制類160905.05.06.0

        肉蛋類50909.06.0

        堅果類15901.07.02.0

        油脂組

        油脂類109010.0

        一份谷薯類可以是饅頭30克、土豆100克、掛面25克,也可以是面包35克、窩頭35

        克、大米飯130克。

        一份蔬菜可以使黃瓜500克、請教350克、蒜苗250克、有才500克,也可以是胡蘿卜

        500克、西紅柿500克、圓白菜500克。

        一份水果可以是蘋果200克、橘子200克、梨200克,也可以是西瓜500克、香蕉150

        克。

        一份豆制品可以是腐竹20克、大豆25克、豆腐干50克,也可以是北豆腐100克、南

        豆腐150克、豆?jié){400克。

        一份奶制品可以使奶粉20克、奶酪25克,也可以是牛奶160克、無糖酸奶130克。

        一份肉蛋類可以是帶殼雞蛋60克、瘦肉(豬、牛、羊)50克、兔肉100克,也可以是

        魚肉80克、蝦100克、火腿20克。

        一份油脂類可以使植物油10克,也可以是豬油10克、黃油10克。

        一份堅硬果類可以是核桃15克、花生仁15克,也可以是杏仁25克、葵花籽25克、南

        瓜子40克。

        不同熱量飲食所推薦的食品交換份安排

        熱量交換谷薯類菜果類肉蛋豆類類油脂類

        千卡份份(克)份(克)份(克)份(克)份(克)

        16001810(250)1(500)3(150)1.5(250)2(2)

        18002012(300)1(500)3(150)1.5(250)2(2)

        20002214(350)1(500)3(150)1.5(250)2(2)

        22002416(400)1(500)3(150)1.5(250)2(2)

        合理安排一日三餐

        在每日總熱量明確的情況下,早餐、午餐和晚餐可按30%、40%、3%的比例分配。

        糖類攝入應適量

        蛋白質攝入應充足

        脂肪攝入應限量

        科學選擇食用油

        富含單不飽和脂肪酸的油脂主要為植物油,如橄欖油、菜籽油、茶油、各種堅果油(除

        核桃油外)等,這些油脂一般不會升高血膽固醇水平。

        健康每天膽固醇的攝入量應低于300毫克;伴有這些疾病的高膽固醇血癥患者,每

        天膽固醇攝入量應低于150毫克。

        水果并非多多益善

        飲料不能當水喝

        飲茶第一脂肪肝患者有益

        減少應酬,?;丶页燥?/p>

        節(jié)食減肥應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

        十二、

        脂肪肝的運動處方

        運動療法是脂肪肝綜合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合并肥胖、高脂血癥、2型糖尿病等營養(yǎng)過剩性脂肪肝的治療中,運動鍛煉的重要性

        僅次于飲食控制。

        運動是集體消耗熱量的最佳方法

        運動是消耗多余熱量的重要途徑。比如臥床休息每小時消耗60千卡熱量,坐著休息每

        小時消耗140千卡熱量,做家務每小時消耗150~250千卡熱量,散步每小時消耗210千卡熱

        量,中等速度行走每小時消耗300千卡熱量,中等速度騎自行車每小時消耗660千卡熱量。

        體育運動的七大好處

        1.加快血液循環(huán),促進組織新陳代謝。

        2.促進體內脂肪分解,減輕體重。

        3.改善葡萄糖代謝,提高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減輕胰島素抵抗。從而改善患者的

        血糖水平。

        4.調節(jié)血脂

        5.緩解輕中度高血壓

        6.改善呼吸、循環(huán)功能,增強抵抗力,提高身體適應性和勞動能力

        7.減輕精神緊張,消除焦慮,增強自信心,提高生活質量。

        五類脂肪肝患者不宜運動

        1.合并嚴重疾病的營養(yǎng)過剩性脂肪肝患者

        2.合并頻發(fā)室性早搏、心房顫動、室壁瘤、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擴張型心肌病、應

        用洋地黃或β手提阻滯劑等藥物的脂肪肝患者,應盡量減少運動。及時可以運動,

        也必須嚴格控制運動量和運動持續(xù)時間,并在運動過程中密切觀察。

        3.因惡性營養(yǎng)不良、甲狀腺功能亢進、肺結核等全身消耗性疾病的患者

        4.因藥物、酒精和毒物導致肝脂肪變者不宜運動。

        5.急性脂肪肝患者,應限制活動,臥床休息。

        制定運動處方的原則

        ·個體化

        ·以體力為基礎

        ·循序漸進

        ·確定運動強度

        ·持之以恒

        脂肪肝患者宜選擇有氧運動

        脂肪肝患者的運動治療以鍛煉全身體力和耐力為目標,宜選擇全身性、中等強度、較長

        時間的有氧運動,適當配以短時間、能承受的無氧運動。

        脂肪肝患者最適用的兩種有氧運動

        “快步走”步行自始至終都是有氧運動,且不需要特殊的場地,也不需要特定的器械,

        利用計步器,達到一日規(guī)定步數(shù)即可,簡單易行,容易堅持。同時,步行運動強度較小,比

        較安全,特別適合年齡較大、身體較弱的患者。

        脂肪肝患者宜從慢速步行開始,逐漸增加步行速度,直到達到每分鐘115~125步。開始時,

        克每日步行5000步,以后逐漸增至7000~10000步,進而快步行走,逐漸增加運動量??勺?/p>

        循“3、5、7”原則,即每日步行3000米(半小時內),每周5次,每次步行后的心率與年

        齡之和應為170。

        游泳在所有的有氧運動中,游泳是減脂效果最好的一項運動。即使是在水中慢步,也能

        起到較好的減脂效果。

        合理調控運動強度

        運動過程中要監(jiān)測心率

        運動過程中的心率反映運動強度可靠而簡易的生理指標。目標心率可以用(170—年齡)

        次/分鐘來預估,最高不超過(200—年齡)次/分鐘。脂肪肝患者在運動時,心率至少應維

        持在每分鐘100次以上。若鍛煉后,心率和預估值差不多,說明運動量合適;若低于預估值

        5次,說明運動量可能過??;超過預估值5次,說明運動量可能過大。

        運動時間有講究

        持續(xù)時間不宜過短想要過的滿意的降脂減肥效果,一次運動持續(xù)的時間至少應在20分

        鐘以上。在有氧運動過程中,脂肪供能比例存在時間依賴性,隨著運動時間的延長,脂肪供

        能比例逐漸上升。

        運動時段無特別要求需注意,進食后不要立即運動,運動后不要立即進食。

        運動頻率應合適脂肪肝患者應堅持每天進行中等強度、較長時間的有氧運動。

        運動治療貴在堅持

        運動注意事項

        ·運動裝備要合適

        ·準備活動要充分

        ·注意保暖

        ·嚴格遵循運動處方運動

        ·注意補水

        ·選擇合適的運動場地

        ·運動后要做整理活動

        ·隨身攜帶醫(yī)療卡

        ·出現(xiàn)不適,逐漸停止運動

        ·防范低血糖

        十三、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隨訪與監(jiān)測

        隨訪指標

        每1~3個月測量體重、腰圍、臀圍、血壓;每3~6個月檢測全血胞計數(shù)(血常規(guī))、超

        敏C反應蛋白、肝功能、血脂、血糖和血尿酸;每半年至一年,檢查上腹部B超,有條件

        者,可同時做肝臟瞬時彈性檢測(FibroScan或FibroTouch),定量檢測肝纖維化和脂肪變程

        度。常規(guī)檢查和診斷性治療未能明確脂肪肝或肝酶異常的原因,以及疑似存在脂肪性肝炎,

        特別是進展性肝纖維化的患者,可考慮進行肝穿刺活檢病理學檢查。

        判斷病情好轉的指標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應接受健康宣教,加強自我監(jiān)督意識,養(yǎng)成撰寫圖表化的飲食和運

        動日記的習慣,在圖表中詳細記錄飲食、運動、體重、腰圍的變化,以及與進食和生活質量

        相關的指標,以供患者之間交流,完善個體化的飲食和運動處方,并有效糾正不良行為。

        肝臟相關指標

        心臟和代謝相關指標

        1體重和腰圍

        2血脂

        3血糖

        4血壓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lián)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