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精品天天夜夜久久,日本中文字幕二区区精品,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制服二区,青青青国产爽爽视频免费观看

        中國基因網您的位置:首頁 >國內研究 >

        補氣要藥--黃芪

        -

        2022年4月17日發(fā)(作者:阿膠的食用方法)

        用藥用藥之道

        補氣要藥—黃芪

        □成都中醫(yī)藥大學藥學院中藥學教授、博導劉繼林

        中醫(yī)認為,氣血是的根基之力,推動人

        體循環(huán)、激活免疫力。氣虛生百病,一個人

        一旦氣虛,可能會導致百病叢生。而中老年人因

        為年齡的問題,大多都會氣血不足:臉蠟黃不

        好看,頭暈沒力高血壓,失眠怕冷心煩躁……很

        多病癥、麻煩都和這氣血不足有關。

        很多人覺得夏天熱不適合補氣血,應該要清

        熱,這就錯了!夏季出汗量大,身體的水分隨之

        流失,引起體液、氣血虧損,容易出現(xiàn)口干

        舌燥、便秘、頭暈等癥狀,嚴重者還會出現(xiàn)氣虛

        之癥,比如大量出汗之后容易感到困倦、疲憊無

        力。所以夏天更需要補氣血,這也是一年四季里

        面最好的補氣血季節(jié)!

        如果說到補氣的“靈藥”,很多人會想到

        西洋參,但是西洋參的價格也是不菲的。相比

        起來,黃芪的補氣效果不輸西洋參,而且價格

        經濟實惠,實屬補氣良藥。

        黃芪是一味古老而有突出功效的中藥,在漢

        代問世的《神農本草經》即有記載。本品來源于

        豆科植物蒙古黃芪或膜莢黃芪的根,別名北芪、

        綿芪、箭芪。主產于內蒙古、山西等地。春秋二

        季采挖。藥材以根條粗壯、質硬而韌、粉性足、

        味甜、豆腥氣濃者為佳。切片生用,或蜜炙用。

        黃芪味甘,性微溫,歸脾、肺兩經,有補脾

        益氣、升陽舉陷、固表止汗、利水消腫等功效,

        并能促進氣血運行。現(xiàn)代研究表明,黃芪含黃芪

        多糖、黃酮類化合物、黃芪皂苷,以及氨基酸、

        多種微量元素等,對機體免疫功能有顯著促進作

        用,能抗疲勞、強心、增強造血功能、調節(jié)糖代

        謝、保肝、延緩衰老等。這對上述傳統(tǒng)功效有一

        定的佐證或說明。

        黃芪單日用量一般為15~30克,多則可至60

        42家庭醫(yī)藥2019.07

        克;研末單服,可用6克,一日分1~2次服。在方

        劑中,配伍其他藥物,通常取單日常用量。在藥

        劑中,一般作水煎劑(湯劑)服,也可研末(藥

        粉)、制丸、泡酒。其應用比較廣泛,臨床上主

        要用于以下病證:

        1.用于脾虛氣弱,癥見疲倦乏力、食少便

        溏、舌淡苔白、脈弱無力者。更多用于兼見中

        氣下陷,見有胃下垂、脫或子宮下垂者。脾

        虛氣弱,病情較重者,常在補脾益氣藥人參

        (或黨參)、白術、山藥等的基礎上加用本

        品。因此,見有中氣下陷者,須重用本品,并

        與人參(或黨參)、白術,以及升陽藥升麻、

        柴胡配伍,共奏補脾益氣、升陽舉陷之功。

        【方劑】補中益氣湯

        黃芪、人參(黨參)、炙甘草各15克,白

        術、當歸各10克,柴胡12克,陳皮、升麻各6

        克,生姜9片,大棗6枚加300毫升水,煎至150

        毫升,去滓,空腹時稍熱服。

        2.用于肺氣虛弱或脾肺氣虛,癥見疲倦乏

        力、短氣自汗、頭昏,或易感冒,舌淡苔白,

        脈弱無力者。常與白術、防風配伍應用。

        【方劑】玉屏風散

        防風30克,黃芪、白術各60克,混合研

        末,每日2次,每次6~9克,大棗煎湯送服。

        3.用于氣虛血虧,癥見疲倦乏力、面淡

        白、唇舌淡、脈弱無力者。常用本品與當歸

        配伍,以補氣益血(陽氣旺盛有助于補血)。

        【方劑】當歸補血湯

        黃芪30克,當歸6克,水煎去滓,空腹時溫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lián)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