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精品天天夜夜久久,日本中文字幕二区区精品,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制服二区,青青青国产爽爽视频免费观看

        中國基因網(wǎng)您的位置:首頁 >國內(nèi)研究 >

        2021年研究生中醫(yī)綜合模擬試卷與答案解析80

        -

        2022年4月17日發(fā)(作者:股市熔斷)

        2021年研究生中醫(yī)綜合模擬試卷與答案解析80

        一、單選題(共50題)

        1.姜黃入藥部位為

        A:塊根

        B:根莖

        C:塊莖

        D:生肌

        【答案】:B

        【解析】:姜黃為姜科植物姜黃的干燥根莖,主產(chǎn)于四川、福建等地。

        故正確答案應(yīng)選B。

        2.2009-60.治療胃痛痰濕中阻證,應(yīng)首選a.清中湯b.二陳湯c.平胃

        散d.瀉心湯合連樸飲

        A:A

        B:B

        C:C

        D:D

        【答案】:A

        【解析】:a。本題旨在考査考生對胃痛辨證論治的掌握情況。痰濕阻

        滯中焦.郁而化熱,癥見胃脘疼痛,嘈雜灼熱,口干口苦,身重肢倦,

        舌苔黃膩,脈滑數(shù)。治宜淸熱化濕,理氣和胃,首選清中湯。,二陳

        湯健脾除濕化痰,平胃散燥濕運脾、行氣和胃,瀉心湯合連樸飲淸胃

        瀉火,行氣寬中。

        -1-

        3.功能回陽救逆、助陽補火的藥物是

        A:人參

        B:附子

        C:肉桂

        D:吳茱萸

        【答案】:B

        【解析】:

        4.患者既往有“冠心病”病史,正值正月發(fā)病,癥見心痛如絞,手足

        不溫,冷汗出,心悸氣短,舌薄白,脈沉緊。其治法應(yīng)為

        A:溫經(jīng)散寒,活血通痹

        B:疏調(diào)氣機,和血舒脈

        C:通陽泄?jié)?,豁痰開竅

        D:活血化瘀,通脈止痛

        【答案】:A

        【解析】:

        5.下列關(guān)于藥物用法用量的敘述錯誤的是

        A:獨活,煎服,3~10g

        B:威靈仙,煎服,6~10g

        C:川烏,煎服,3~4.5g

        D:雷公藤,煎湯,10~25g

        【答案】:C

        【解析】:川烏,煎服,1.5~3g。

        -2-

        6.濕熱腰痛,治宜選方

        A:雙合湯

        B:羌活勝濕湯

        C:甘姜苓術(shù)湯

        D:四妙丸

        【答案】:D

        【解析】:濕熱腰痛表現(xiàn)為腰部疼痛,重著而熱,暑濕陰雨天氣癥狀

        加重,活動后或可減輕,身體困重,小便短赤。苔黃膩,脈濡數(shù)或弦

        數(shù)。其病機為濕熱壅遏,經(jīng)氣不暢,筋脈失舒。治宜清熱利濕,舒筋

        止痛。其代表方為四妙丸。

        7.2004-79.白芥子具有的功效是

        A:溫肺祛痰,利氣散結(jié)

        B:化痰止咳,和胃降逆

        C:消痰行水,降氣止嘔

        D:降氣祛痰,宣散風(fēng)熱

        E:燥濕化痰,祛風(fēng)止痙

        【答案】:A

        【解析】:A。內(nèi)芥子功效溫肺化痰,散結(jié)消腫,利氣;白附子功效祛

        風(fēng)痰,止痙,止痛,解毒散結(jié)。

        8.洋金花的功效是

        A:止咳平喘,活血化瘀

        B:止咳平喘,降氣化痰

        -3-

        C:止咳平喘,行氣解郁

        D:止咳平喘,止痛止痙

        【答案】:D

        【解析】:

        9.下列哪項是“相侮”

        A:心病及肝

        B:木旺乘土

        C:土虛木乘

        D:木火刑金

        【答案】:D

        【解析】:五臟病變的相互影響與傳變中,相生關(guān)系的傳變包括:(1)

        母病及子:母臟之病傳及子臟,如腎病及肝。(2)子病及母:疾病從

        子臟傳及母臟,如心病及肝。相克關(guān)系的傳變:(1)相乘:相克太過

        為病,如“木旺乘土”和“土虛木乘”。(2)相侮:反向克制致病,如

        “木火刑金”和“土虛水侮”。

        10.“服藥食忌例”見于

        A:《徐之才藥對》

        B:《吳普本草》

        C:《李當(dāng)之藥錄》

        D:《本草經(jīng)集注》

        【答案】:D

        【解析】:

        -4-

        11.下列關(guān)于藏象學(xué)說說法不正確的是

        A:藏象學(xué)說,是在整體觀和陰陽五行學(xué)說指導(dǎo)下,研究各臟腑

        組織器官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其相互關(guān)系的學(xué)說

        B:藏象學(xué)說形成的基礎(chǔ)是古代解剖知識,長期對生理病理現(xiàn)象

        的觀察和反復(fù)的醫(yī)療實踐

        C:藏象學(xué)說的主要特點:以陰陽為中心的人與自然的整體性

        D:藏象,指藏于體內(nèi)的臟腑及其表現(xiàn)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與外界

        環(huán)境相通應(yīng)的事物和現(xiàn)象

        【答案】:C

        【解析】:藏象學(xué)說的主要特點:以五臟為中心的自身的整體性。

        12.胸痹之心血瘀阻證,治宜選用

        A:復(fù)元活血湯

        B:血府逐瘀湯

        C:桃仁紅花煎

        D:桃紅四物湯

        【答案】:B

        【解析】:胸痹之心血瘀阻證的病機為血行郁滯,胸陽痹阻,心脈不

        暢。治宜活血化瘀.通脈止痛。其代表方為血府逐瘀湯。心悸之瘀阻

        心脈證的病機為血瘀氣滯,心脈痹阻,心陽被遏,心失所養(yǎng)。治宜活

        血化瘀,理氣通絡(luò)。其代表方為桃仁紅花煎合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

        13.1994-97.2011-111.消渴病并發(fā)中風(fēng)偏癱的機理是

        A:燥熱內(nèi)結(jié),營陰被灼,絡(luò)脈瘀阻,蘊毒而成

        -5-

        B:腎陰虧損,肝失濡養(yǎng),肝腎精血不足,無以上承

        C:陰虛燥熱,肺失滋潤

        D:陰虛熱熾,煉液成痰,痰阻經(jīng)絡(luò),蒙蔽心竅

        E:陰損及陽,脾腎衰敗

        【答案】:D

        【解析】:消渴日久,陰虛熱熾,煉液成痰,痰阻經(jīng)絡(luò),蒙蔽心竅而

        并發(fā)中風(fēng)偏癱;腎陰虧損,肝失濡養(yǎng),肝腎精血不足,無以上承則會

        并發(fā)白內(nèi)障。

        14.某男,28歲,喘逆上氣,息粗鼻煽,咳而不爽,痰吐稠黏,形寒身

        熱,身痛無汗,口渴,苔薄白或黃、質(zhì)紅,脈浮數(shù)。治療方劑宜首選

        A:麻黃湯

        B:小青龍湯

        C:麻杏甘石湯

        D:桑白皮湯

        【答案】:C

        【解析】:

        15.既能行氣止痛,又能溫中止嘔的藥物是

        A:沉香

        B:木香

        C:檀香

        D:烏藥

        【答案】:A

        -6-

        【解析】:沉香功效:行氣止痛,溫中止嘔,納氣平喘。

        16.1998-55.2000-55.2005-57.患者身熱,微惡風(fēng),汗少,肢體酸重

        疼痛,頭昏脹痛,咳嗽痰粘,鼻流濁涕,胸悶泛嘔,心煩口渴,不欲

        多飲,舌苔薄黃而膩,脈濡數(shù),治宜選用

        A:藿香正氣散

        B:銀翹散

        C:川芎茶調(diào)散

        D:玉樞丹

        E:新加香薷飲

        【答案】:E

        【解析】:E。題中為暑溫初起,感寒夾濕證。方選新加香薷飲。

        17.惡寒發(fā)熱,頭痛頭脹,鼻塞流涕,無汗,苔薄白,脈象浮緊。為

        A:表實寒證

        B:里虛熱證

        C:里實寒證

        D:里虛寒證

        【答案】:A

        【解析】:

        18.下列腧穴治療痢疾應(yīng)首選

        A:三陰交

        B:列缺

        C:曲池

        -7-

        D:天樞

        【答案】:D

        【解析】:

        19.以上方劑中體現(xiàn)“消補兼施”的方劑是

        A:枳術(shù)湯

        B:健脾丸

        C:枳術(shù)丸

        D:參苓白術(shù)散

        【答案】:B

        【解析】:本方的用藥特點為補氣健脾藥與消食行氣藥同用,為消補

        兼施之劑,補而不滯,消不傷正;健脾丸重用白術(shù)、茯苓為君,健脾

        祛濕以止瀉。

        20.三七研末吞服,常用量是

        A:3~10g

        B:10~15g

        C:30~60g

        D:1~3g

        【答案】:D

        【解析】:三七化瘀止血,活血止痛,治療各種出血證及瘀血腫痛。

        既可內(nèi)服,也可外用;既可研末吞服,又可煎湯內(nèi)服。若煎服,常用

        量為3~9g;研末吞服,常用量是1~3g。故正確答案應(yīng)選D。

        21.1995-93.補陽還五湯中重用黃芪的用意是

        -8-

        A:補氣升陽

        B:益氣固表

        C:補氣行血

        D:疏表透疹

        E:補氣行水

        【答案】:C

        【解析】:C。方中重用生黃芪,補益元氣,意在氣旺則血行,瘀去絡(luò)

        通,為君藥。

        22.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版刻本草圖譜是

        A:《開寶本草》

        B:《嘉祐補注本草》

        C:《本草圖經(jīng)》所附藥圖

        D:《唐本草》的藥物圖譜

        【答案】:C

        【解析】:

        23.腎開竅于

        A:齒

        B:耳

        C:二陰

        D:耳及二陰

        【答案】:D

        【解析】:腎在竅為耳及二陰。耳是聽覺器官,耳的聽覺功能靈敏與

        -9-

        否,與腎精、腎氣的盛衰密切相關(guān)。二陰主司二便。尿液的貯藏和排

        泄雖在膀胱,但尿液的生成及排泄必須依賴于腎氣的蒸化和固攝作用

        協(xié)調(diào)。腎氣之蒸化及固攝作用失常,則可見尿頻、遺尿、尿失禁、尿

        少或尿閉等小便異常的病證。糞便的排泄,本屬大腸的傳化糟粕功能,

        但亦與腎氣的推動和固攝作用有關(guān)。前陰是的外生殖器,其生殖

        功能與腎精、腎氣的關(guān)系密切,故前陰性器官又有“外腎”之稱。

        24.患者心悸氣短,頭暈?zāi)垦?,失眠健忘,面不華,倦怠無力,納

        呆食少,舌質(zhì)淡紅,脈象細(xì)弱。治當(dāng)選用

        A:安神定志丸

        B:天王補心丹

        C:歸脾湯

        D: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

        【答案】:C

        【解析】:上述癥狀屬心悸之心血不足證,治當(dāng)補血養(yǎng)心,益氣安神,

        當(dāng)選歸脾湯。

        25.1992-69.患者肢體關(guān)節(jié)疼痛重著,痛處不移,局部微腫,捫之無

        灼熱感,四肢沉重,肌膚麻木,接近關(guān)節(jié)處尤為明顯,舌淡胖、邊有

        齒痕,苔白膩,脈濡緩,治當(dāng)選用何方

        A:烏頭湯

        B:防風(fēng)湯

        C:薏苡仁

        D:三痹湯

        -10-

        E:桂枝湯

        【答案】:C

        【解析】:。從上述癥狀可以看出,此證為感受濕邪,濕性重濁黏滯,

        首選薏苡仁湯除濕通絡(luò),祛風(fēng)散寒。

        26.喘證風(fēng)寒壅肺證的代表方宜首選

        A:麻黃湯

        B:小青龍湯

        C:麻杏甘石湯

        D:七味都?xì)馔?/p>

        【答案】:A

        【解析】:

        27.能夠苦瀉下行,疏肝破氣,消積化滯的藥物是

        A:陳皮

        B:青皮

        C:沉香

        D:枳實

        【答案】:B

        【解析】:青皮功效:疏肝破氣,消積化滯。

        28.1995-43.原方用法要求藥后“飲粥二升”并“當(dāng)一日食糜粥”的

        A:吳茱萸湯

        B:小建中湯

        -11-

        C:大建中湯

        D:小柴胡湯

        E:大承氣湯

        【答案】:C

        【解析】:C。大建中湯中強調(diào)藥后“飲粥二升”是使藥力相繼,一鼓

        成功。并“當(dāng)一日食糜粥”以養(yǎng)胃氣。

        29.氣候潮濕,微有寒熱,肢體重著、酸痛,舌苔白滑,脈浮緩。為

        A:表濕證

        B:里濕證

        C:寒濕證

        D:濕熱證

        【答案】:A

        【解析】:

        30.痛經(jīng)氣滯者宜加

        A:歸來、地機

        B:天樞、氣穴

        C:陽陵泉、光明

        D:太沖

        【答案】:D

        【解析】:

        31.脾虛陷證。飲食減少,體倦肢軟,少氣懶言,面萎黃,大便稀

        溏,舌淡脈虛;以及脫,子宮脫垂,久瀉久痢,崩漏等。治宜選用

        -12-

        A:烏梅丸

        B:桃核承氣湯

        C:牡蠣散

        D:補中益氣湯

        E:黃土湯

        【答案】:D

        【解析】:烏梅丸主治:臟寒蛔厥證。脘腹陣痛,煩悶嘔吐,時發(fā)時

        止,得食則吐,甚則吐蛔,手足厥冷;或久瀉久痢。補中益氣湯主治:

        (1)脾虛陷證。飲食減少,體倦肢軟,少氣懶言.面萎黃,大便稀

        溏,舌淡脈虛;以及脫,子宮脫垂,久瀉久痢,崩漏等。(2)氣虛

        發(fā)熱證,身熱向汗.渴喜熱飲,氣短乏力,舌淡,脈虛大無力。

        32.下列哪項不是實喘的表現(xiàn)

        A:呼吸深長

        B:吸入為快

        C:氣粗聲高

        D:痰鳴咳嗽

        【答案】:B

        【解析】:

        33.醋炙能夠增強其疏肝止痛力的藥物是

        A:青皮

        B:木香

        C:陳皮

        -13-

        D:枳實

        【答案】:A

        【解析】:青皮,醋炙疏肝止痛力強。

        34.1998-113.四神丸可以治療A.厥陰虛寒,頭疼干嘔,吐涎沫者B.

        土虛木乘,腸鳴腹痛,大便瀉泄者C.兩者均可D.兩者均不可

        A:A

        B:B

        C:C

        D:D

        E:E

        【答案】:D

        【解析】:D。吳茱萸湯溫中補虛,降逆止嘔;主治肝胃虛寒,濁陰上

        逆證。食后泛泛欲嘔,或嘔吐酸水,或干嘔,或吐清涎冷沫,胸滿脘

        痛,巔頂頭痛,畏寒肢涼,甚則伴手足逆冷,大便泄瀉,煩躁不寧,

        舌淡苔白滑,脈沉弦或遲。四神丸主治脾腎虛寒。五更泄瀉,不思飲

        食,或久瀉不愈,腹痛腰痠肢冷,神疲乏力等。

        35.突起面部麻木,口眼哨斜,微惡風(fēng)寒,脈浮緩。為

        A:風(fēng)中經(jīng)絡(luò)證

        B:風(fēng)邪犯肺證

        C:風(fēng)寒濕痹證

        D:太陽中風(fēng)證

        【答案】:A

        -14-

        【解析】:

        36.血枯經(jīng)閉除主穴外肝腎不足者加

        A:氣海、脾俞、胃俞

        B:中脘

        C:內(nèi)關(guān)

        D:肝俞、腎俞

        【答案】:D

        【解析】:

        37.烏梅丸在加減應(yīng)用時治療無虛者應(yīng)減

        A:使君子、苦楝根皮

        B:川楝子、白芍

        C:榧子、檳榔

        D:人參、當(dāng)歸

        【答案】:D

        【解析】:烏梅丸的加減應(yīng)用:本方以安蛔為主,殺蟲之力較弱,臨

        床運用時可酌加使君子、苦楝根皮、榧子、檳榔等以增強驅(qū)蟲作用。

        若熱重者,可去附子、干姜;寒重者.可減黃連、黃柏;口苦,心下

        疼熱甚者,重用烏梅、黃連,并加川楝子、白芍;無虛者,可去人參、

        當(dāng)歸;嘔吐者,可加吳茱萸、半夏:大便不通者,可加大黃、檳榔。

        38.2003-65.內(nèi)傷頭痛的發(fā)生,與下列哪些臟腑關(guān)系最密切

        A:心、脾、腎

        B:肺、胃、腎

        -15-

        C:心、肺、腎

        D:心、肝、腎

        E:肝、脾、腎

        【答案】:E

        【解析】:。腦為髓海,依賴于肝腎精血和脾胃精微物質(zhì)的充養(yǎng),故內(nèi)

        傷頭痛之病機多與肝、脾、腎三臟的功能失調(diào)有關(guān)。

        39.組成中同時含有干姜、黃連的方劑是

        A:四逆湯

        B:連樸飲

        C:烏梅丸

        D:理中丸

        【答案】:C

        【解析】:

        40.具有健脾,除痹功效的藥物是

        A:薏苡仁

        B:豬苓

        C:通草

        D:澤瀉

        【答案】:A

        【解析】:薏苡仁具有利水滲濕,健脾,除痹,排膿解毒散結(jié)的功效。

        41.哪個臟腑的功能影響舌的功能

        A:腎

        -16-

        B:心

        C:肝

        D:脾

        【答案】:B

        【解析】:舌為心之苗。舌的功能有賴于心主血脈和心主神志的生理

        功能。脾在液為涎《素問·宣明五氣篇》說:“脾為涎”,故有“涎出

        于脾而溢于胃”之說。在正常情況下.涎液上行于口,但不溢于口外。

        42.癇證的臨床表現(xiàn)為

        A:突然仆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兩目上視,四肢抽搐,醒后頭

        昏乏力

        B:精神抑郁,沉默癡呆,語無倫次,靜而多喜

        C:項背強直,角弓反張,四肢抽搐,或見昏迷

        D:突然仆倒,昏不知人,呼吸氣粗,四肢厥冷,移時蘇醒,醒后如

        常人

        【答案】:A

        【解析】:癇證是一種發(fā)作性神志異常的疾病,又名“癲癇”或“羊

        癇風(fēng)”。其特征為發(fā)作性精神恍惚,甚則突然仆倒,昏不知人,口吐

        涎沫,兩目上視,四肢抽搐,或口中如作豬羊叫聲,移時蘇醒。癲與

        狂都是精神失常的疾患。癲證以沉默癡呆,語無倫次,靜而多喜為特

        征;狂證以喧擾不寧,躁妄打罵,動而多怒為特征。因二者在癥狀上

        不能截然分開,又能相互轉(zhuǎn)化,故癲狂并稱。

        43.1994-98.2011-112.消渴病并發(fā)白內(nèi)障的機理是

        -17-

        A:燥熱內(nèi)結(jié),營陰被灼,絡(luò)脈瘀阻,蘊毒而成

        B:腎陰虧損,肝失濡養(yǎng),肝腎精血不足,無以上承

        C:陰虛燥熱,肺失滋潤

        D:陰虛熱熾,煉液成痰,痰阻經(jīng)絡(luò),蒙蔽心竅

        E:陰損及陽,脾腎衰敗

        【答案】:B

        【解析】:消渴日久,陰虛熱熾,煉液成痰,痰阻經(jīng)絡(luò),蒙蔽心竅而

        并發(fā)中風(fēng)偏癱;腎陰虧損,肝失濡養(yǎng),肝腎精血不足,無以上承則會

        并發(fā)白內(nèi)障。

        44.最早明確提出喘證虛實分類法的是

        A:林佩琴

        B:劉河間

        C:朱丹溪

        D:張景岳

        【答案】:D

        【解析】:

        45.木香治脾失運化、肝失疏泄之腹痛、脅痛、黃疸等癥,是取其何

        種功效

        A:疏肝解郁、利膽退黃

        B:行氣健脾、寬胸散結(jié)

        C:行氣寬中、順氣降逆

        D:行氣健脾、疏肝利膽

        -18-

        【答案】:D

        【解析】:木香用治脾失運化、肝失疏泄而致濕熱郁蒸、氣機阻滯之

        脘腹脹痛、脅痛、黃疸,是取木香氣香醒脾,味辛能行,味苦主泄,

        走三焦和膽經(jīng),既能行氣健脾又能疏肝利膽之功。

        46.2002-89.組成藥物中含有芍藥的方劑是

        A:溫脾湯

        B:涼膈散

        C:大柴胡湯

        D:白頭翁湯

        E:新加黃龍湯

        【答案】:C

        【解析】:C。大柴胡湯:柴胡、黃芩、芍藥、半夏、枳實、大黃、生

        姜、大棗。涼膈散:川大黃、樸硝、甘草、山梔子仁、薄荷、黃芩、

        連翹。

        47.下列諸項,除哪項外,均為血瘀證的臨床表現(xiàn)

        A:痛如針刺

        B:腹內(nèi)疼痛

        C:出血反復(fù)不止

        D:手足發(fā)麻

        【答案】:D

        【解析】:

        48.遺尿為指年滿_以上,具有正常排尿功能,在睡眠中小便不能自控

        -19-

        的疾病

        A:3周歲

        B:4周歲

        C:5周歲

        D:6周歲

        【答案】:C

        【解析】:

        49.癌、橫痃、瘰疬、痰核、流注、肺癰、小腸癰等癥,治宜首選

        A:犀黃丸

        B:透膿散

        C:小金丹

        D:木香檳榔丸

        【答案】:A

        【解析】:木香檳榔丸功用:行氣導(dǎo)滯,攻積泄熱。主治:積滯內(nèi)停,

        濕蘊生熱。脘腹痞滿脹痛,赤白痢疾,里急后重,或大便秘結(jié),舌苔

        黃膩,脈沉實。犀黃丸功用:解毒消癰,化痰散結(jié),活血祛瘀。主治:

        癌、橫痃、瘰疬、痰核、流注、肺癰、小腸癰等癥。

        50.下列何穴孕婦慎用

        A:臑俞

        B:后溪

        C:少澤

        D:支正

        -20-

        【答案】:C

        【解析】:

        二、多選題(共30題)

        51.陰虛火旺可見到哪些舌象

        A:紅絳舌

        B:裂紋舌

        C:蒼老舌

        D:瘦癟舌

        【答案】:ABD

        【解析】:

        52.牽牛子可用于

        A:熱結(jié)便秘

        B:胃腸積滯

        C:水腫重證、頑證

        D:腹水

        【答案】:ABCD

        【解析】:

        53.枳實導(dǎo)滯丸的功用為

        A:健脾和胃

        B:消導(dǎo)化積

        C:清熱利濕

        D:攻積泄熱

        -21-

        【答案】:BC

        【解析】:枳實導(dǎo)滯丸中大黃攻積泄熱,使積熱從大便而下。枳實行

        氣消積,除脘腹之脹滿。黃連、黃芩清熱燥濕,又可厚腸止痢。茯苓、

        澤瀉滲利水濕而止瀉。白術(shù)健脾燥濕,使攻積而不傷正。神曲消食化

        滯,使食消而脾胃和。諸藥相伍,積去食消,濕去熱清,諸癥自解。

        54.大秦艽湯中能清風(fēng)邪郁而化熱的藥是

        A:生地

        B:石膏

        C:黃芩

        D:白芍

        【答案】:ABC

        【解析】:大秦艽湯的功用:疏風(fēng)清熱,養(yǎng)血活血;主治:風(fēng)邪初中

        經(jīng)絡(luò)證。其中生地、石膏、黃芩清熱,是為風(fēng)邪郁而化熱者設(shè)。

        55.2008-122.水谷精氣的轉(zhuǎn)輸與布散依賴于

        A:肝氣的疏泄

        B:肺氣的宣發(fā)

        C:腎氣的蒸化

        D:脾氣的升清

        【答案】:BD

        【解析】:。本題旨在考査脾與肺在水谷精氣的轉(zhuǎn)輸與布散中的作用。

        肺主宣發(fā),輸精于皮毛,將水谷精微向上向外布散;脾主升清,以升

        為健,將水谷精微向上輸布。

        -22-

        56.治療鼓脹時,適宜用逐水法的有

        A:病程較短

        B:正氣已不足

        C:腹脹殊甚,腹水不退

        D:尿少便秘,脈實有力

        【答案】:ACD

        【解析】:關(guān)于逐水法的應(yīng)用:鼓脹患者病程較短,正氣尚未過度消

        耗,而腹脹殊甚,腹水不退,尿少便秘,脈實有力者,可以酌情使用

        逐水之法。

        57.內(nèi)傷頭痛的特征可有

        A:脹痛

        B:重痛

        C:隱痛

        D:空痛

        【答案】:CD

        【解析】:

        58.下列選項中,不首選六味地黃丸治療的病證有

        A:腎陰虧虛的喘證

        B:腎陰不足的虛勞

        C:陰虛火旺的心悸

        D:腎陰虧虛的消渴

        【答案】:ABC

        -23-

        【解析】:喘證之腎虛證,其臨床表現(xiàn)為喘促日久,動則喘甚,呼多

        吸少.氣不得續(xù),形瘦神憊,跗腫,汗出肢冷,面青唇紫,舌苔淡白

        或黑潤,脈微細(xì)或沉弱。或喘咳,面紅煩躁,口咽干燥,足冷,汗出

        如油,舌紅少津,脈細(xì)數(shù)。,治宜補腎納氣,其代表方為金匱腎氣丸、

        參蛤散加減。虛勞之腎陰不足證,其臨床表現(xiàn)為腰酸,遺精,兩足痿

        弱,眩暈.耳鳴,甚則耳聾,口干,咽痛,顴紅,舌紅,少津,脈沉

        細(xì)。,治宜滋補腎陰,其代表方為左歸丸。心悸之陰虛火旺證,其臨

        床表現(xiàn)為心悸不寧,心煩少寐,頭暈?zāi)垦?,手足心熱,耳鳴腰酸,舌

        質(zhì)紅,少苔或無苔,脈象細(xì)數(shù)。

        59.入湯劑宜包煎的藥物有

        A:車前子

        B:通草

        C:海金沙

        D:滑石

        【答案】:ACD

        【解析】:包煎是指那些粘性強、粉末狀及帶有絨毛的藥物,宜先用

        紗布袋裝好,再與其他藥物同煎,以防止藥液混濁或刺激咽喉引起咳

        嗽及沉于鍋底,加熱時引起焦化或糊化。如旋覆花、車前子、蒲黃、

        灶心土、辛夷、海金沙、滑石等。

        60.符合溫膽湯方義的是

        A:理氣化痰以和胃

        B:溫中導(dǎo)滯以健脾

        -24-

        C:胃氣和降則膽郁得舒

        D:痰濁得去則膽無邪擾

        【答案】:ACD

        【解析】:溫膽湯中半夏、陳皮、生姜偏溫,竹茹、枳實偏涼,溫涼

        兼進,令全方不寒不燥,理氣化痰以和胃,胃氣和降則膽郁得舒,痰

        濁得去則膽無邪擾,如是則復(fù)其寧謐,諸癥自愈。

        61.按肌膚潤燥滑澀的臨床意義包括

        A:了解汗出與否

        B:了解氣血津液盈虧情況

        C:了解疾病虛實

        D:了解宗氣的強弱

        【答案】:AB

        【解析】:按肌膚潤燥滑澀的臨床意義包括,可了解汗出與否以及了

        解氣血津液盈虧情況,了解疾病虛實和了解宗氣強弱是按虛里的意義,

        所以正確答案為AB。

        62.哮病發(fā)作時的臨床特點是

        A:呼吸氣促困難

        B:喉中哮鳴有聲

        C:喘息不能平臥

        D:痰吐腥臭

        【答案】:ABC

        【解析】:

        -25-

        63.與氣的來源和生成有關(guān)的是

        A:先天稟賦

        B:后天飲食營養(yǎng)

        C:自然環(huán)境

        D:肺腎的功能

        【答案】:ABCD

        【解析】:

        64.1994-143.清心安神的藥物是

        A:丹參

        B:麥冬

        C:五味子

        D:蓮子

        【答案】:ABD

        【解析】:ABD。丹參、麥冬、蓮子均能清心安神,五味子能斂心神,

        不能清心安神。

        65.腹痛的辨證要點有

        A:屬寒屬熱

        B:屬虛屬實

        C:在氣在血

        D:在臟在腑

        【答案】:ABCD

        【解析】:腹痛的臨床辨證,主要根據(jù)病因、疼痛部位、疼痛性質(zhì)等。

        -26-

        辨別其寒、熱、虛、實,在氣在血,在腑在臟。一般而論,實痛拒按,

        虛痛喜按;飽則痛為實,饑則痛為虛;得熱痛減為寒,得寒痛減為熱;

        氣滯腹部脹痛,痛無定處;血瘀腹部刺痛,固定不移。從部位辨證,

        少腹疼痛,掣及兩脅.多屬肝膽??;小腹痛及臍周多屬脾胃、小腸、

        腎、膀胱的病。根據(jù)各個臟腑之功能特性,以及與腹痛同時出現(xiàn)的各

        個癥狀,詳加辨別,找出癥結(jié)所在,給予適當(dāng)?shù)闹委熓潜孀C論治的關(guān)

        鍵。

        66.下列藥物中,不宜與藜蘆同用的是

        A:苦參

        B:牡丹皮

        C:赤芍

        D:玄參

        【答案】:ACD

        【解析】:“十八反歌”記載有:“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蔞貝蘞及攻烏,

        藻戟遂芫俱戰(zhàn)草,諸參辛芍叛藜蘆。”

        67.中風(fēng)常見病因有

        A:內(nèi)傷積損

        B:勞欲過度

        C:飲食不節(jié)

        D:情志所傷

        【答案】:ABCD

        【解析】:

        -27-

        68.氣血兩虛可見到下列哪些舌象

        A:胖大舌

        B:瘦薄舌

        C:裂紋舌

        D:芒刺舌

        【答案】:BC

        【解析】:

        69.下列選項中,首選六味地黃丸治療的病證有

        A:腎陰虧虛的喘證

        B:腎陰不足的虛勞

        C:陰虛火旺的心悸

        D:腎陰虧虛的消渴

        【答案】:D

        【解析】:

        70.下列哪種情況不宜針刺

        A:患者過于饑餓,疲勞、精神過度緊張時

        B:常有自發(fā)性出血或損傷后出血不止的患者

        C:皮膚有感染、潰瘍、瘢痕或腫瘤的部位

        D:氣虛血虧的患者

        【答案】:ABC

        【解析】:患者在過于饑餓,疲勞、精神過度緊張時,不宜立即進行

        針刺;常有自發(fā)性出血或損傷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針刺;皮膚有

        -28-

        感染、潰瘍、瘢痕或腫瘤的部位.不宜針刺。

        71.白芥子的主治證包括

        A:寒痰咳喘

        B:懸飲

        C:陰疽流注

        D:破傷風(fēng)

        【答案】:ABC

        【解析】:白芥子辛溫,歸肺經(jīng)。功能溫肺豁痰,利氣散結(jié),主治寒

        痰咳喘,懸飲,陰疽流注及痰阻經(jīng)絡(luò)關(guān)節(jié)之肢體麻木,關(guān)節(jié)腫痛等。

        72.二陳湯的配伍特點

        A:肺脾同調(diào)

        B:散收相合

        C:標(biāo)本兼顧

        D:以緩治上

        【答案】:BC

        【解析】:二陳湯配伍特點:綜合本方,結(jié)構(gòu)嚴(yán)謹(jǐn)。散收相合.標(biāo)本

        兼顧,燥濕理氣祛已生之痰,健脾滲濕杜生痰之源,共奏燥濕化痰,

        理氣和中之功。

        73.表證的臨床表現(xiàn)是

        A:脈浮

        B:舌紅苔白

        C:身熱不揚

        -29-

        D:惡寒發(fā)熱

        【答案】:AD

        【解析】:表證的臨床表現(xiàn)有惡寒(或惡風(fēng))發(fā)熱,頭身疼痛,鼻塞

        流涕,咽喉癢痛,咳嗽,舌苔薄白,脈浮,所以本題的正確答案為

        AD

        74.肺癆的常見證型有

        A:肺陰虧損

        B:虛火灼肺

        C:肝火犯肺

        D:氣陰耗傷

        【答案】:ABD

        【解析】:

        75.督脈到達(dá)的部位有

        A:繞陰器

        B:顱內(nèi)

        C:氣街

        D:上唇系帶

        【答案】:BD

        【解析】:

        76.2009-174.下列腧穴中,屬于足陽明胃經(jīng)的是

        A:下關(guān)

        B:地機

        -30-

        C:梁丘

        D:梁門

        【答案】:ACD

        【解析】:ACD。本題旨在考査考生對于常用腧穴歸經(jīng)的掌握程度。地

        機是脾經(jīng)腧穴,下關(guān)、梁丘、梁門均是胃經(jīng)腧穴。

        77.水腫病的主要治法有

        A:宣肺行水

        B:健脾溫陽

        C:分利濕熱

        D:溫腎降濁

        【答案】:ABC

        【解析】:發(fā)汗、利尿、瀉下逐水為治療水腫的三條基本原則,具體

        應(yīng)用視陰陽虛實不同而異。陽水以祛邪為主,應(yīng)予發(fā)汗、利水或攻逐,

        同時配合清熱解毒、理氣化濕等法:陰水當(dāng)以扶正為主,健脾溫腎,

        同時配以利水、養(yǎng)陰、活血、祛瘀等法。對于虛實夾雜者,則當(dāng)兼顧,

        或先攻后補,或攻補兼施。陽水之風(fēng)水相搏證治宜疏風(fēng)清熱,宣肺行

        水。陽水之濕熱壅盛證治宜分利濕熱。陰水之脾陽虛衰證治宜健脾溫

        陽利水。溫腎降濁不屬于水腫的治療方法。

        78.下列選項中,符合車前子功效的是

        A:止瀉

        B:祛痰

        C:殺蟲

        -31-

        D:明目

        【答案】:ABD

        【解析】:車前子具有利尿通淋,滲濕止瀉,明目,祛痰的功效。

        79.手陽明大腸經(jīng)聯(lián)系的臟腑器官有

        A:膈

        B:大腸

        C:胃

        D:氣管

        【答案】:AB

        【解析】:

        80.下列哪些是肝血虛證與肝陰虛證的共同見癥

        A:兩目干澀

        B:五心煩熱

        C:頭暈?zāi)垦?/p>

        D:兩脅隱痛

        【答案】:ACD

        【解析】:

        -32-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quán)行為,請第一時間聯(lián)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推薦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