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隔離控疫情,預防血栓不能停
居家隔離控疫情,預防血栓不能停
山東省中醫(yī)院周圍血管病科 尹曉薇 張玥
在疫情嚴峻的時期,對于普通大眾來說,宅在家中是對抗新冠病毒最有效的辦法。相較戶外,家中可供運動的區(qū)域有限,于是坐著、躺著成為了絕大多數(shù)人的“抗疫姿勢”。然而,長期坐臥不動也存在潛在的健康風險——深靜脈血栓形成。
一、什么是深靜脈血栓形成?
深靜脈血栓形成是指血液在深靜脈內異常凝結形成血栓,導致靜脈狹窄閉塞的疾病。血栓形成后可造成下肢腫脹、疼痛、發(fā)紅、皮膚溫度升高,若血栓隨著血液沖刷,到達肺部可堵塞肺部血管,出現(xiàn)呼吸困難、胸痛咯血、心跳過快和休克等癥狀,如不及時救治可迅速導致死亡。
二、深靜脈血栓形成是如何發(fā)生的?
在正常情況下,人體的抗凝系統(tǒng)和凝血系統(tǒng)保持動態(tài)平衡,以保證血液在血管中正常流動,不會形成血栓。但在特殊情況下,比如血流變緩、血液黏稠、血管損傷時,人體的凝血功能亢進或抗凝功能削弱,則會打破這種平衡,使人處于“易栓狀態(tài)”。
三、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
好發(fā)于哪些人群?
1.久臥或久坐不動者。
2.飲食單一,缺乏蔬菜水果、飲水少者。
3.患有肥胖、高血壓、糖尿病及動脈硬化者。
4.因病長期臥床或者肢體癱瘓的病人。
5.妊娠或產褥期的女性。
四、如何預防深靜脈血栓形成?
1.堅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選擇清淡低脂易消化的飲食、多食水果蔬菜、多飲水、不吸煙,可以預防血液黏稠度增高,降低患病風險。
2.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
長時間處于負面情緒可能造成血液處于高凝狀態(tài)增加血栓發(fā)生的風險。所以要學會及時調整好自己的情緒,避免精神過度緊張。
3.適當活動
每間隔1小時可以活動5~10分鐘,可以根據(jù)情況,選擇合適的方式來增加活動量。比如有氧體操、瑜伽、跳舞,也可以利用運動器材進行活動。但是要注意,無論選擇哪種方式活動量都不可過大,以免造成組織損傷。若家中不具備進行運動的條件,可采取以下簡單的鍛煉動作預防血栓形成。
足踝屈伸運動(踝泵運動):下肢伸展,大腿放松,緩緩勾起腳尖,盡力使腳尖朝向自己,至最大限度時保持10秒,然后腳尖緩緩下壓,至最大限度時保持10秒,休息片刻再次重復以上動作,一天5~8次。
按摩揉捏腿肚:取坐位,一只腿自然彎曲,用手輕輕按摩腿肚15次,之后換腳重復。
抬高下肢:若久坐久站后下肢有輕度浮腫的情況,臥床休息時可小腿端墊一薄枕,高于心臟平面約20°左右。
深靜脈血栓形成固然可怕,但也是可防可控的,做好以上防護,患血栓的風險就會大大降低。不過若居家期間出現(xiàn)腿部紅腫、發(fā)熱、疼痛,或者突然發(fā)生不明原因的胸悶、氣喘、胸痛或暈厥等癥狀,還是要及時就醫(yī),避免病癥加重。
居家隔離控疫情,預防血栓不能停。凜冽的寒冬總會過去,春暖花開的希望正在蔓延,希望如約而至的不僅是春天,還有疫情過后平安的你。
推薦內容
-
DNA測序和大數(shù)據(jù)為尋找新病毒開辟了新的前沿
發(fā)現(xiàn)新病毒在歷史上一直偏向于表現(xiàn)出疾病癥狀的人和動物 - 如咳嗽,發(fā)燒或皮膚水皰。但是以這種方式發(fā)現(xiàn)病毒有兩個挑戰(zhàn)。首先,它只是識
-
野生動物的喪失和氣候變化可以協(xié)同增加蜱豐度和蜱傳疾病的風險
在世界各地,蜱蟲是人畜共患疾病最重要的載體之一 - 可傳染給人類的動物疾病 - 它們無處不在。雖然北美人擔心由黑腿或鹿蜱攜帶的萊姆病
-
愛好南極鹽的微生物提供了對病毒進化的見解
新南威爾士大學的悉尼科學家研究了南極洲一些最咸的湖泊中的微生物,他們發(fā)現(xiàn)了一種新的方式,即微生物可以分享DNA,從而幫助它們生長和生
-
物理力如何塑造胚胎景觀
在胚胎發(fā)生過程中,細胞群體在周圍移動,產生各種類型的力(包括牽引力和壓縮力),這些力被認為在受精動物卵的發(fā)育過程中起重要作用。在...
-
患者康復出艙的笑臉就是最好的成績單!奮戰(zhàn)36個日夜,感謝遼寧援
患者康復出艙的笑臉就是最好的成績單!奮戰(zhàn)36個日夜,感謝遼寧援滬醫(yī)療隊的付出 2022年4月15日,遼寧省援滬醫(yī)療隊抵達上海,整建制接
-
心理揭秘:生氣易傷心臟 增加患癌癥風險
生活中,不管我們在跟自己獨處還是跟別人相處的過程中其實我們會發(fā)現(xiàn)心理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很大的。因此當我們發(fā)現(xiàn)自己有心理疾病的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