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雙胍損害腎臟?大家都想知道
面對流言,希望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尋找官方回應。而不是著急著把流言傳播出去,畢竟現(xiàn)在網絡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都出臺了,網絡上傳播謠言是需要負法律責任的,所以大家一定多注意。
二甲雙胍腎臟
流言:二甲雙胍損害腎臟
真相解讀:
二甲雙胍是降血糖的基礎用藥,民間盛傳二甲雙菇有腎損害作用,是真的嗎?
實際上,二甲雙胍本身并不損害腎臟。
腎臟和藥物的關系
腎臟是人體的主要排泄器官,許多化學物質、藥物或者代謝廢物都要隨血液流經腎臟,所以腎臟特別容易受到藥物及化學物質的“攻擊”而“受傷”;此外,腎功能減退后,一些藥物及代謝廢物的排泄障礙,藥物及代謝廢物容易在體內蓄積而引發(fā)其他問題。
藥物和腎臟的關系大致包括兩個方面:
1、腎臟影響藥物的排泄:腎功能下降后,會影響一些藥物的代謝與排泄,導致藥物在體內蓄積和中毒。
2、藥物損害腎臟:藥物及其代謝產物直接或通過誘發(fā)自身免疫而損害腎臟。
三大常見具有腎損害的藥物有:
抗菌素:氨基糖苷類、喹諾酮類、磺胺類等;
非甾體類抗炎藥(解熱鎮(zhèn)痛藥):去痛片、安乃近、消炎痛、對乙酰氨基酚、氨基比林、保泰松、布洛芬、扶他林等。特別提醒:感冒藥中幾乎都含有此類藥物;
某些中藥:馬兜鈴、木通、防己、厚樸、細辛等。
二甲雙胍對腎臟有什么影響?
二甲雙胍通過增加肌肉、肝臟等外周組織對葡萄糖的利用、抑制糖原分解、增加胰島素受體的敏感性等機制來控制血糖,是降血糖的基礎用藥。
二甲雙胍以原形從腎臟排泄,其清除率是肌酐的3.5倍,本身對腎臟沒有損害作用,而且從來也沒有二甲雙胍損害腎臟的報道。但是,腎功能明顯減退后會造成二甲雙胍在體內的蓄積,某種情況下可能使乳酸酸中毒的風險增加,盡管這個風險實際上是極低的。
2019年3月,《中國糖尿病雜志》發(fā)表了我國《二甲雙胍臨床應用專家共識(2018)》:
1、二甲雙胍雖然經過腎臟排泄,但不會導致腎損害,只是對患者的腎功能(腎小球濾過率)有要求;
2、蛋白尿并不是二甲雙胍的禁忌癥,即使患者合并有嚴重的蛋白尿但腎小球濾過率達標,二甲雙胍依然可以使用。
那么,腎衰竭患者使用二甲雙胍如何調整劑量呢?
1、輕度腎損傷,腎小球濾過率>60ml/min,該怎么使用就怎么使用,無需調整劑量。二甲雙胍最佳治療劑量是每天2000mg,相當于格華止每天4片;
2、中度腎衰,腎小球濾過率45~59ml/min,二甲雙胍每天的使用劑量是1500mg(早500mg,晚1000mg),相當于格華止每天3片;
3、腎小球濾過率<45ml/min,禁用。
而國際糖尿病聯(lián)盟IDF的限制更加放寬,建議eGFR<30ml/min才禁止使用。
這下明白了吧,不是二甲雙胍損害腎臟,而是嚴重腎功能減退后影響二甲雙胍的排泄。所以說,二甲雙胍損害腎臟完全是謠言。
雖然二甲雙胍對腎臟沒有損害作用,但二甲雙胍也不是百分之百安全的。除了嚴重的腎功能衰竭之外,下列情況也禁止使用二甲雙胍:
1、能夠導致組織缺氧的急慢性疾病,比如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嚴重感染、組織缺氧等;
2、肝功能不全、酒精中毒、酗酒;
3、脫水、糖尿病酮癥酸中毒、休克、哺乳期等;
4、增強或造影檢查:增強CT檢查或者血管造影,二甲雙胍容易導致造影劑的排泄受阻,從而使造影劑腎病的風險增加。因此做這些檢查前需要停用二甲雙胍,待造影劑排出后則可以恢復使用。
(內容整理自“科普中國”、“科學辟謠平臺”)如果看完本文后你心里的疑問解開了,歡迎大家分享給身邊的小伙伴,讓更多人避雷謠言,讓真相被更多人知道。
推薦內容
-
使用基因編輯技術的植物肽激素的新生物資源
肽激素是重要的生長調節(jié)劑,在許多生物體中發(fā)揮著各種作用。盡管廣泛認識到編碼肽激素的基因的重要性,但大多數肽尚未在功能上表征。利...
-
寄生蠕蟲基因調節(jié)用于追蹤新昆蟲宿主的行為
根據PLOS病原體的一項新研究,研究人員已經開發(fā)并證明了一種方法的潛力,該方法可用于研究基因如何影響寄生蟲中的宿主感應行為。Steinernem
-
病毒與生命樹中的生物共享基因
一項新的研究發(fā)現(xiàn),病毒只與不是宿主的細胞共享一些基因。研究人員在 微生物學前沿 雜志上發(fā)表的這項研究表明,病毒與各種細胞生物交換基
-
電飯煲降血糖純屬偷換概念? 來看專業(yè)人士解答
電飯煲降血糖純屬偷換概念? 來看專業(yè)人士解答信息時代的來臨,訊息傳播效率飛速提高,但其中很多消息還沒被證實真實性就大范圍傳播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