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血當真能驗癌,還只是“看上去很美”? 誰說的!
滴血當真能驗癌,還只是“看上去很美”? 誰說的!
隨著傳播途徑的多樣化發(fā)展,信息傳播速度越來越快,但也出現(xiàn)了很多不實消息被誤傳的情況。因此我們在接受信息的時候,需要懂得辨別真?zhèn)巫⒁鈩e被誤導。
幾年前,女版“喬布斯”伊麗莎白·霍姆斯憑借一項革命性的血液檢測技術——依靠一滴血就能進行兩百多項專業(yè)檢測,被眾人追捧。然而,好景不長,她的謊言很快被戳破,跌落神壇。
2019年,“滴血驗癌”又進入了公眾視線。據《日本經濟新聞》近日報道,東麗株式會社將于2019年中向日本厚生勞動省遞交申請,請求批準生產和銷售通過一滴血液來早期檢查診斷多類癌癥的試劑盒。
這種檢測方法號稱只用一滴血就能發(fā)現(xiàn)各種癌癥。消息一出,再次引發(fā)眾人討論。莫非,這一次,忽悠了全美的“滴血驗癌”當真被日本實現(xiàn)了?這種檢測方法與目前體檢中常見的腫瘤標志物檢測又有什么區(qū)別?
驗血查癌只能作為診療參考
據日本亞經評論報道,日本跨國化工集團東麗工業(yè)株式會社研發(fā)出用一滴血就能檢測各種癌癥的方法,如果制造許可獲批,患者預計只需幾萬日元(1萬日元約合人民幣636元),就能一次檢測多種癌癥,其準確率超過95%。
如果順利獲批,試劑盒最快可于2020年上市。屆時,胰腺癌等多類癌癥或可被早期診斷,而獲得及時干預治療。
據報道,東麗的“一滴血驗癌”是基于基因檢測,利用血清中抽提的microRNA,通過量化microRNA的表達量組合作為檢測手段。microRNA是一類大小只有18—25個堿基的核糖核酸,通過外泌體釋放到血液中。
研究表明,microRNA的表達量與多種因素呈明顯相關,包括對抗癌藥物的敏感性變化,腫瘤轉移、消失等病理變化性。因此,以microRNA作為診斷標志物有極大的優(yōu)勢,其在腫瘤早期階段就已表現(xiàn)異常,只需要對病人指尖采血,便可提前知曉是否患癌。
即便如此,日本東麗研發(fā)的“滴血驗癌”技術,依舊逃不過被質疑的命運。首先,日本的滴血驗癌并未在專業(yè)雜志上有所披露。其次,“95%的準確率”讓人看了一頭霧水,通常,專業(yè)的醫(yī)學檢測中會使用“靈敏度”和“特異性”等專業(yè)名詞,而非準確率。第三,比其他檢測芯片高100倍的靈敏度也是一大疑點?!耙坏窝锩婧械膍icroDNA是極其微量的,我們臨床上用外周血做基因檢測一般都要抽到10毫升血。不斷放大檢測信號意味出錯率會更高?!苯K省腫瘤醫(yī)院臨床腫瘤實驗中心主任、江蘇省抗癌協(xié)會秘書長吳建中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采用此類方法做癌癥早診,要考慮特異性和靈敏度,而且檢測結果只能作為輔助診斷的指標,疾病的判斷還需經過一系列相對應的輔助檢查,當然最終確診是依靠病理診斷。目前,在腫瘤的篩查方面血液檢查主要是檢測血液中的腫瘤標志物。”吳建中說。
液體活檢不能代替組織活檢
癌細胞在人體潛藏時間可達數年之久,許多人疏忽了身體發(fā)出的各種疾病信號,不以為然,等到去醫(yī)院做檢查時才發(fā)現(xiàn)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
于是,有人提出設想,能否做個簡單的血檢,就可以查出潛伏的癌細胞?事實證明真的可以,液體活檢就可以做到。近年來,體檢中的腫瘤標志物檢測愈加普及,價格從幾百元到數千元不等。
專家介紹,當細胞發(fā)生癌變但尚未形成病灶之前,就會在體液中出現(xiàn)腫瘤的標志物,包括microRNA(miRNA)、循環(huán)腫瘤DNA(ctDNA)、蛋白質、外泌體和循環(huán)腫瘤細胞(CTCs)。通過分析這些成分,醫(yī)生就可以對患者進行早期篩查、診斷并監(jiān)測癌癥的發(fā)展演變。
我國在2016年批準了首個CTC檢測試劑盒,標志著液體活檢技術在中國正式用于臨床。諸多研究表明,這項技術在非小細胞肺癌、乳腺癌、食道癌、結直腸癌等多種癌癥的診斷與輔助治療方面都有用武之地。
但是,液體活檢并非萬能,它有明確的適用范圍:一般用在病發(fā)前和治療后尋找復發(fā)跡象,此時血液中腫瘤ctDNA的水平極其低。
專家表示,外周血中腫瘤ctDNA只占外周血總ctDNA量的1%以下。另外,也并不是所有腫瘤細胞都會將突變的DNA釋放到血液中。據液體活檢公司Guardant Health發(fā)布的資料顯示,肝癌檢出率最高,約為92%,非小細胞肺癌89%,最低的膠質母細胞瘤檢出率只有57%。這是血檢的最大的限制性硬傷之一。
此外,液體活檢還面臨著其他挑戰(zhàn),如DNA片段太小、半衰期短、來自正常DNA污染的風險,以及隨著治療效果顯現(xiàn),腫瘤DNA比例會大幅度下降等等。有專家表示,臨床中液體活檢還沒有形成金標準,還不能完全代替組織活檢,甚至還不能完全作為一項診斷檢測手段。
癌癥早期檢測尚未投入商業(yè)化應用
癌癥不是突發(fā)的,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早治療”一直被認為是提高癌癥生存率,降低死亡率的關鍵所在。
而常規(guī)體檢是面向健康人群開展一般性的檢查項目,不以篩查特定疾病為目的,往往缺乏針對性,因此通過常規(guī)體檢篩查出癌癥的概率很低。
因此,近年來世界各國都在投入巨資研發(fā)癌癥早期檢測技術。
由名古屋大學院工學研究科、九州大學先導物質化學研究所以及國立癌癥研究中心的研究團隊,在2017年12月15日的《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上發(fā)表建立基于microRNA檢測的通過1毫升尿液來檢測肺癌、前列腺癌等癌變的新技術。2018年1月18日,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團隊在《科學》雜志上發(fā)表了對8種癌癥的臨床診斷方案,通過對16個基因的突變以及對應表達的8種蛋白標記物進行檢測。2002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島津制作所質量分析研究所所長田中耕一所帶團隊與國立長壽醫(yī)療研究中心在2018年2月1日《自然》(Nature)發(fā)文稱,建立了基于蛋白標記物通過微量血液(500微升)早期診斷老年癡呆癥的技術。
但是,截至目前,這些前沿的科學研究無一投入商業(yè)化應用。臨床上對癌癥的篩查和檢測,仍然主要依靠傳統(tǒng)手段。
“我們現(xiàn)在提倡防癌體檢,不同的年齡段、不同的人群要查不同的項目。我們建議50歲以上的人群,2—3年做一次防癌體檢。如腸癌篩查做腸鏡、肺癌篩查要做CT、女性兩癌篩查要做B超、宮頸涂片等?!眳墙ㄖ姓f,防癌體檢不是簡單地查一次血,做一次心電圖,那樣解決不了問題。
通常情況下,以下幾類癌癥篩查具有重要意義。食管、胃、腸癌篩查可做胃腸鏡;肺癌可做低劑量CT檢查;肝癌可做彩超和甲胎蛋白檢測;乳腺癌可以靠自我檢查和乳房X光檢查;宮頸癌可通過巴氏檢驗;卵巢癌可做CA-125檢測;前列腺癌可做PSA檢測。
吳建中算了一筆賬:“做一次防癌體檢的費用和癌癥基因檢測的費用差不多,不如做一次真正的防癌體檢。”為此,他呼吁癌癥要早診早治,這樣治愈的可能性更大。(記者 張 曄 實習生 季天宇)
這篇文章有解決大家一直以來的困惑嗎?大家有沒有恍然大悟?歡迎關注本站,了解更多真實可靠的訊息。
來源:中國互聯(lián)網聯(lián)合辟謠平臺
推薦內容
-
自私基因既可以作為毒藥 也可以作為解毒劑來消除競爭
來自Stowers醫(yī)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與Fred Hutchinson癌癥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合作,已經確定了一種前所未有的遺傳生存策略,這種策略在Agath
-
南寧舊和平商場要拆掉重建? 還真不一定!
南寧舊和平商場要拆掉重建? 還真不一定!全民自媒體時代,信息被大眾獲取的途徑多種多樣,但也出現(xiàn)了很多不實消息被誤傳的情況。所以在獲
-
美將赴臺旅游警示升為二級 “非必要勿前往”
美將赴臺旅游警示升為二級 “非必要勿前往” 參考消息網5月4日報道據臺灣聯(lián)合新聞網5月3日報道,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2日調...
-
細菌作為腸道的起搏器
消化道的自發(fā)性收縮在幾乎所有動物中起重要作用,并確保健康的腸功能。從簡單的無脊椎動物到人類,總是存在類似的運動模式,通過這些模...
-
此次北京疫情:北京遼寧核酸證明要求有變化 變異新冠病毒潛入
【 北京遼寧核酸證明要求有變化 】關于黑龍江河北風險等級有調整、北京遼寧核酸證明要求有變化的這個話題,相信小伙伴們是非常有興趣...
-
福泉市中醫(yī)醫(yī)院:門診先診療后付費 拓寬便民利民渠道
福泉市中醫(yī)醫(yī)院:門診先診療后付費 拓寬便民利民渠道 為優(yōu)化就醫(yī)服務,福泉市中醫(yī)醫(yī)院創(chuàng)新開展門診“先診療、后付費”“床旁結算...
-
突變的蛙基因排斥食肉動物
博士后研究員AndrésPosso-Terranova和他的前任主管JoséAndrés已經發(fā)現(xiàn)了一個名為MC1R的基因可以控制這些有毒青蛙皮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