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對“甜”誤解很多? 這里有答案
糖友對“甜”誤解很多? 這里有答案
信息時代的來臨,消息的傳播方式多種多樣,但也出現(xiàn)了很多不實消息被誤傳的情況。因此我們在接受信息的時候,我們必須擦亮眼睛千萬不能以訛傳訛。
受訪專家:陸軍特色醫(yī)學中心內分泌科副主任 閆振成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慢性疾病,被人們稱為“甜蜜的負擔”。流行病學調查顯示,中國成年人的糖尿病患病率約為10%,糖尿病患病人群約1.2億,占全球總患者人數(shù)的1/4,且這一數(shù)據(jù)還在不斷刷新。人們對糖尿病已經(jīng)有了較多認知,但糖友們對“甜”的認識卻始終存在誤解。
誤解一:糖尿病就是因為糖吃多了。糖尿病指的是以慢性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是由于胰島素分泌、利用缺陷所引起的,并不是說糖吃多了就導致糖尿病的發(fā)生。糖尿病的發(fā)生與多吃糖無直接相關性,但糖吃太多會導致患者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這是2型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因此,糖的攝入要控制在一個合理范圍,對減少糖尿病發(fā)病率有一定幫助。預防糖尿病或治療糖尿病還是要在飲食習慣、生活習慣上下功夫,盡量把血糖控制在滿意的范圍。
誤解二:糖尿病患者不能吃甜的食物。糖尿病患者在選擇食物時要看其成分和總能量,不能僅憑味道來決定。有的食物不甜,所含碳水化合物卻不低,比如米飯、饅頭、面條等,這些食物消化后會轉化成大量葡萄糖,從而升高血糖。含蔗糖的食物也并非一點不能吃,控制好攝入量即可。
誤解三:糖尿病患者不能吃水果。大部分水果的升糖指數(shù)并不高,血糖負荷普遍低,因此糖尿病人可以適量吃水果。糖尿病人選擇水果主要參考升糖指數(shù),升糖指數(shù)高于70%的水果,比如香蕉、葡萄、甘蔗等就要慎重食用。升糖指數(shù)小于50%則可以適量吃一些。此外,糖尿病人最好不要喝果汁,果汁會損失一些膳食纖維,血糖反應會高于完整的水果。吃水果最好選擇飯前,因為有了飽腹感,更利于控制飯后血糖升高。
誤解四:酸奶能預防糖尿病,可以多吃。酸奶是很好的鈣質來源,有研究表明常喝酸奶的人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也會大大降低。糖尿病人可以喝酸奶,但必須選擇低脂少糖的酸奶,且注意不能過量飲用。因為市面上銷售的酸奶中多含有大量糖分,而酸奶的口味又很容易遮蓋糖的甜味,讓人在不知不覺中攝入過多的糖。建議盡量在飯前半小時飲用,飯后飲用酸奶會增加熱量攝入,升高肥胖風險。最好自制酸奶,可有效避免添加劑和控制糖量。
誤解五:甜味劑會導致糖尿病。甜味劑有甜的口感,但不是糖。食用甜味劑不會引起血糖波動,而且不增加食用者熱量的攝入,可免受血脂升高或體重增加的威脅,因此不僅適用于糖尿病病人,還適合肥胖者和中年以上的人。只要不是含葡萄糖的甜味劑都可以食用,但不宜過多食用,以免加重腎臟負擔。
誤解六:糖尿病人可以放心吃無糖食品。“無糖”并不代表無碳水化合物或者無熱量。有些食物雖無人工添加的蔗糖,但含有大量淀粉、糖漿、糖醇和碳水化合物,例如一些“無糖糕點”,食用后升糖速度不比白糖遜色。因此,選購無糖食品時,要看清楚包裝上的配料表或營養(yǎng)成分表。糖尿病患者只有控制好飲食,才能達到更好的血糖調節(jié)效果。即使是絕對無糖食品,也應適可而止,食多無益。(記者 朱廣平)
讀了這篇辟謠貼大家有沒有恍然大悟?歡迎關注本站,了解更多真知識。
來源: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聯(lián)合辟謠平臺
推薦內容
-
想健身減脂? 這才是事實!
想健身減脂? 這才是事實!自媒體時代的來臨,訊息傳播效率飛速提高,但也出現(xiàn)了很多不實消息被誤傳的情況。因此我們在接受信息的時候,需
-
采集的恢復期血漿安全嗎?你懂嗎?
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會聽見各種各樣的流言,但是只要我們用心去思考和辨認其實 不難發(fā)現(xiàn)這些謠言有很多破綻。所以今天,小編照常給大家辟謠一則
-
常喝牛奶易得乳腺癌?很多人想問 不會
面對流言,希望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尋找官方回應。而不是著急著把流言傳播出去,畢竟現(xiàn)在網(wǎng)絡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都出臺了,網(wǎng)絡上傳播謠言...
-
準媽媽留長發(fā)會搶奪胎兒營養(yǎng)嗎?你懂嗎?
面對流言,希望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尋找官方回應。而不是著急著把流言傳播出去,畢竟現(xiàn)在網(wǎng)絡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都出臺了,網(wǎng)絡上傳播謠言...
-
生命活水醫(yī)療集團:連線援滬,遠隔千里心在一起(組圖)
生命活水醫(yī)療集團:連線援滬,遠隔千里心在一起(組圖) 大江網(wǎng) 大江新聞客戶端訊 通訊員秦詩琪、龔雨露攝影報道:千里掛念一線牽,
-
12月13日紹興市上虞區(qū)疫情最新數(shù)據(jù)公布 紹興市公布14例病例在
溫馨提示:一旦出現(xiàn)發(fā)熱、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嗅覺味覺減退、結膜炎、肌痛和腹瀉等癥狀,應及時按規(guī)范程序就診,并主動告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