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知識:提高幸福感需做好的7件事
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發(fā)現一個高情商的人是很受歡迎的。那么如何做一個情商高的人呢?其實只要懂得一點心理觀察,善于捕捉一些細節(jié),我們就會發(fā)現很多東西是能提前判斷的,可以事先做一些準備。
所有的健康人士都不會去跑馬拉松,或參加鐵人三項全能運動競賽,更不會在周末的早上忽然變成運動狂人。相反,他們從事的是有規(guī)律、低強度的身體活動,這通常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比如撒丁島的牧羊人每天步行8公里以上,這對心血管的健康大有好處,對肌肉和骨骼也有積極影響,且不會像跑馬拉松或三項全能一樣引起關節(jié)損傷。不要為了鍛煉而鍛煉,試著改變你的生活方式。如果不喜歡去健身房,也不必勉強自己,但是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增加運動的時間。比如不開車,走路去購物;上班時,在休息的時候散散步,而不是坐著喝咖啡、吃零食。讓這些成為你生活的一部分,盡可能養(yǎng)成好的習慣,保持健康的機會就會大很多。當然,如果你恰好喜歡運動,那么,選擇也有很多:有氧運動可以提高身體運輸氧氣的能力;如果想提高骨骼強度,阻止骨質疏松,那么,散步和站立比游泳更加速骨骼代謝;瑜伽則可以增強平衡能力??偟脑瓌t是要持之以恒。別讓自己過得太“舒服”了,這樣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活動。比如盡可能擺脫對遙控器的依賴,或者嘗試用更“原始”的方式來做家務,多給身體一些活動的機會。
不要貪戀糖、脂肪、鹽之類可取悅味蕾的食物,少吃加工類食物(雖然口感更誘人,但往往包含許多添加劑),它們對身體無益。相反,應該多吃一些苦味的食物。比如沖繩愛好者愛吃的苦瓜富含抗氧化物和降血糖的復合物;飲食也非常清淡,以植物為主,偶爾才吃肉。記住以下這些食物——新鮮的蔬菜、水果、豆類、堅果——它們都是健康人士餐桌上的???。另外,每次吃飯,都切記“八分飽”原則。不要吃到“飽”,吃到感覺“不餓”就可以了,這么做的一大好處是可以減少自由基對細胞的破壞。隨之而來的一個令人振奮的好處是能讓你減肥——只要減少10%的體重,就有助于降低血壓和膽固醇,減少心臟病的風險。要知道,健康人士中,一個胖子都沒有。
對健康人士來說,生活目標最簡單的闡釋就是“說出早上起床的明確理由”。給孩子們提供從經濟上到精神上的各種支持,感覺自己仍然被家人所需要,使他們的生活健康,充滿目標,而強烈的使命感、責任感和被需要的感覺,使得每一天都變得有意義。研究表明,生活在強大、健康的家庭中的人受抑郁和壓力的傷害更小。飲食健康,壓力小,發(fā)生嚴重事故的機會也要少得多。在研究計劃中,一項針對1189位健康人士長達7年的跟蹤調查表明,和自己家人住在一起的健康人士思維更敏銳,社交能力更強。在社會中,我們可以看到,健康人士跟家人之間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祖輩提供關愛、指導和期望,還要照看孩子、提供經濟援助,并幫助孩子們成功。而孩子們也以愛、尊敬和關懷予以回報。這些給了整個人群一個長壽的動力源泉。
多花一些時間和你的家人在一起,如果做不到每天都讓全家人坐在一起鄭重其事地吃頓飯,那么,至少開始試著建立一個全家人一起度假的傳統(tǒng),或者有計劃地慶祝節(jié)日,用儀式來強化家庭的聚合度。
笑能減輕壓力,從而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其他任何只要是能帶給你滿足感的事情,比如一段好生活、有價值的感覺、被關心的感覺、被喜愛的感覺,也都對健康存在積極作用。那些健康人士大都擁有非常良好的社交活動,有固定的跟朋友聚會聊天的時間。和在乎的朋友在一起能讓人感覺到幸福。他們不僅提供社會支持網絡,也提供經濟和情感上的支持,讓每個成員知道總會有人幫助自己,從而減輕個人的壓力。不妨跟朋友約定一個聚會的時間,一周至少花費30分鐘和你的社交圈成員聚會,一起吃飯或一起散步,建立穩(wěn)固的友誼,體會到與人接觸的樂趣,將會使你的健康獲益。
放慢生活節(jié)奏可以減少壓力,不僅對維持心理健康有益,而且對于抵抗疾病也有好處,有助于康復或者對意外傷害有更好的準備。為此,我們應該學著放慢生活的節(jié)奏。比如以一餐豐盛的早餐開始一天的生活:好好地坐在餐桌旁邊,把注意力集中在食物上,慢慢地吃,給自己更多時間去捕捉飽足感,去細細品嘗食物的滋味——而非一邊趕著路,一邊拿著路邊買的早餐狼吞虎咽地往嘴里塞。
練習瑜伽和冥想也是使精神放松的修煉途徑,通過定期冥想,我們會逐漸認識到生活中很多事情的急躁、焦慮和強求是那樣微不足道,從而放松心靈。據研究,更加關注精神層面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與受情緒沮喪、精神壓力和自殺困擾的可能性都更低,免疫系統(tǒng)則更好。所以,不妨參加一兩個精神方面的社團,讀書會、話劇社,或者宗教方面的團體都可以。如果有一個清晰的行為規(guī)范,那么,如果你遵循了它,內心就會因為自己過著“正確的生活”而平和寧靜,獲得更強大的自我意識和幸福感。
所以說,今天也是照常給大家說說心理方面的常識。很多人提到心理這兩個字是沒有概念的,以為這個東西是不需要去在意的。其實不然,隨著科學知識的普及,越來越多人知道心理健康與否直接關系到了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尤其對我們的健康,工作和人際關系有著重大影響。
推薦內容
-
精神緊張的危害及引發(fā)胃病的療法
現實生活中,我們很難揣測出一個人的心理活動。但是我們可以根據一些知識的細節(jié),去假設判斷一些人的心理,也包括對自己的心理的認知。...
-
心理知識:提升幸福感不妨多寫感恩筆記
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發(fā)現一個高情商的人是很受歡迎的。那么如何做一個情商高的人呢?其實只要懂得一點心理觀察,善于捕捉一些細節(jié),我們...
-
疫情防控關鍵時刻,“造謠者”請謹言慎行
3月1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fā)布會上,國家網信辦表示,將建立謠言溯源機制,對首發(fā)謠言信息的平臺和賬號加大懲處力度。
-
再說一次,“宮頸糜爛”真的不是一種?。??科學觀點是說...
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各種各樣的坊間流言。然而很少人去求證這些流言的真實性,久而久之就變成了真事。在這里,小編必須提醒大家,...
-
心理知識:蘿莉控和戀童癖有什么區(qū)別
現在的人們越來越物質化了,什么都要攀比,其實生活是自己的,過得開不開心只有自己知道。有時候我們真的不需要在意別人的眼光,做自己...
-
心理知識:一個人意志力薄弱的原因
現實生活中,我們很難揣測出一個人的心理活動。但是我們可以根據一些知識的細節(jié),去假設判斷一些人的心理,也包括對自己的心理的認知。...
-
斯坦福大學的研究發(fā)現了使用聲波導航的物種之間的遺傳相似性
以昆蟲為食的蝙蝠在黑暗中毫不費力地導航,海豚和虎鯨在昏暗的水中吞噬了獵物,部分原因是與耳蝸神經節(jié)發(fā)育有關的一組18個基因的特定變化-
-
紅殼雞蛋營養(yǎng)價值更高嗎?很多人想問
相信很多人都被“誤導”過。因為現在的網絡信息非常豐富和更新迅速,還沒等我們了解事情的詳情,下一秒就又反轉了。所以大家在獲取信息...
-
心理知識:日本當代美女的標準
現實生活中,我們很難揣測出一個人的心理活動。但是我們可以根據一些知識的細節(jié),去假設判斷一些人的心理,也包括對自己的心理的認知。...
-
心理知識:什么顏色讓人有食欲
心理這個詞最近被提及的頻率是越來越高了。其實在國外有一個職業(yè)特別吃香,那就是心理醫(yī)生。為什么呢?因為國外特別是西方有幾個國家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