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度超過100℃味精就會致癌?事實又是什么?
相信很多人都被“誤導”過。因為現在的網絡信息非常豐富和更新迅速,還沒等我們了解事情的詳情,下一秒就又反轉了。所以大家在獲取信息的時候一定要有耐心、多關注事件的后續(xù)發(fā)展,這樣才能了解全面。
味精致癌
在我國,味精曾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調味品,無論什么擱點味精,都會鮮美上許多。然而,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關于味精的各種爭議多了起來,有傳聞味精有毒,并稱其發(fā)明國日本已禁止食用味精,還有人說溫度超過100℃,味精就會產生致癌物質——焦谷氨酸鈉。這些言論一度讓習慣用味精調鮮的中國菜在國際上遭到冷落。漸漸地,國人對味精也有了偏見,味精到底能不能吃?安不安全?即使味精是安全的,使用的時候有沒有什么禁忌?這些疑問存在于許多人的腦海中。
朋友圈流傳的一篇題為《這五樣菜千萬不能放味精,除非你想毒死誰!》的文章就稱——“溫度只要超過100℃,味精就會發(fā)生變性。不但會失去鮮味,還會形成有毒的焦谷氨酸鈉。”
下面,我們來一一解答。
首先,味精是個什么東西?有什么樣的來歷?
味精的主要成分就是谷氨酸鈉,谷氨酸的鈉鹽,分子式為 ,谷氨酸鈉水解為谷氨酸,而谷氨酸有鮮味,這就是味精之所以能提鮮的原因。德國人里德豪生在蛋白質水解過程中首次分離出谷氨酸鈉。1908年,日本化學家池田菊苗從海帶中提煉出谷氨酸鈉,第二年,鈴木三郎助將其商品化,取名為“味之素”,開始銷售,這就是最原始的味精。
最開始的時候,用面筋作原料,加入鹽酸水解生產味精,20世紀50年代,日本人木下祝郎采用發(fā)酵法生產味精。后來,發(fā)酵法后來居上,取代了水解法,但是兩種方法生產處的味精成分是一樣的。國外一般用糖、蜜作為原料,我國用糧食作物,比如大米或是玉米來生產味精。市場上銷售的味精的谷氨酸鈉的含量有99%、80%以及60%幾種不同種類。
谷氨酸鈉存在于葡萄、番茄這些水果中,既然葡萄、番茄無害,那么味精也是能吃的吧?至于水解后的谷氨酸也是人體所需的營養(yǎng)成分,生活中很多動植物蛋白質食物中都含有谷氨酸,比如牛奶、雞蛋、豬肉等等?!拔毒卸尽闭摬还プ云?。
由谷氨酸鈉的分子式可以看出,它是一種并不穩(wěn)定的狀態(tài),加熱后極易脫水變?yōu)榱硪环N穩(wěn)定的物質——焦谷氨酸鈉。但首先,溫度并不是人們傳聞的100℃,味精溶解最佳溫度是70℃-90℃;在150℃時,它會脫水,產生結晶;如果到了200℃以上,谷氨酸鈉會發(fā)生分子內脫水,這才變?yōu)榻构劝彼帷F浯?,由于焦谷氨酸沒有鮮味,“谷氨酸鈉轉化為焦谷氨酸鈉會降低鮮味”是正確的,但是焦谷氨酸致癌,這個言論尚無科學證明。焦谷氨酸鈉別名為L-2-吡咯烷酮-5-羧酸鈉,分子式為C5H8NO4Na·H2O。它也是白色結晶性粉末,極易溶于水,有較弱的刺激性,但沒有過敏反應,使用的時候基本無毒,對人體無害。
據央視一項調查顯示,超半數消費者對味精有抵觸心理。
所以,從科學層面來看,所謂“味精致癌論”更多是危言聳聽。值得注意的是,平時在使用味精時,考慮到谷氨酸鈉的分子特性,酸堿性較大的菜品不易加入味精調味。在谷氨酸鈉鹽中只有L型的具有鮮味,它的水溶液擁有的鮮味更純正,因此,在微酸性水溶液中,PH 值在5.5-8.0時,鮮味最濃;而PH值小于4時,鮮味較弱;PH值大于8時會形成二鈉鹽,這時鮮味就消失了。
從口感的角度來看,添加味精時也要注意溫度,70℃-90℃為最宜。炒菜一般在菜肴出鍋前加入,為了防止脫水生成焦谷氨酸鈉,丟失鮮味;而涼拌菜要早放,使之充分溶解。
另外,味精的適宜濃度為0.2%-0.5%,因此添加的時候也要注意適量,一是不要將菜品的本味壓制下去,二是過猶不及,過多攝入味精對身體也無益,原因和食鹽一樣,味精中含鈉,高血壓患者不宜多食。
——————————————————
參考文獻:
《淺談味精》,劉成琪、劉曉霞,《忻州師范??茖W校學報》,1999-11-15;
《焦谷氨酸鈉與大腦記憶力和認知功能》,樓秀余、朱洪慶,《中國科技信息》,2012-01-15。
(內容整理自“科普中國”、“科學辟謠平臺”)
看了這篇文章后大家心里的疑惑是不是迎刃而解了呢?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推薦內容
-
五問新冠抗原檢測
近期,多款新冠抗原自檢測產品獲批上市,引發(fā)關注。 什么叫抗原檢測,這和人們熟知的核酸檢測有什么區(qū)別?為何要增加這種新檢
-
植物如何在寒冷中對抗細菌
密歇根州立大學的科學家們進一步深入了解了一種名為CAMTA的植物蛋白如何幫助植物增強自身,因為它們預計會出現長時間的寒冷,例如美國中西
-
RNA的變化有助于學習和記憶的過程
RNA攜帶DNA編碼的指令片段以協(xié)調蛋白質的產生,這些蛋白質將在細胞中完成工作。但這個過程并不總是那么簡單。對DNA或RNA的化學修飾可以改變
-
世衛(wèi)組織:更多國家可能將發(fā)現猴痘病例
新華社日內瓦5月22日電(記者劉曲)世界衛(wèi)生組織21日發(fā)布猴痘疫情暴發(fā)預警稱,鑒于目前已在多個未流行猴痘病毒的國家發(fā)現病例,未來有可能
-
用甜蜜素“喂”水果能增加甜度嗎?來幫大家解答一下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見各種各樣的流言,但是只要我們用心去思考和辨認其實 不難發(fā)現這些謠言有很多破綻。所以今天,小編照常給大家辟謠一則
-
心理知識:心理咨詢治療怎樣進行
今天也是照常給大家說說心理方面的常識。很多人提到心理這兩個字是沒有概念的,以為這個東西是不需要去在意的。其實不然,隨著科學知識...
-
病原菌株之間的遺傳變異有助于多樣化的患者免疫應答
個體對同一種病原體具有廣泛的生理反應。研究人員已經證明,給定細菌物種的不同菌株可以在同一個體中引發(fā)獨特的適應性免疫應答,這表明...
-
NHGRI為研究職業(yè)道路上的七名年輕調查員提供支持
四所國家人類基因組研究所(NHGRI)的博士后研究員和三名NHGRI支持的大學實驗室研究人員最近獲得了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NIH)獨立之路獎。著名
-
如何保護口腔健康?合理飲食很重要
口腔潰瘍、牙周炎、齲病……這些口腔疾病讓很多人都深受其害。如何預防口腔疾病?中疾控推薦平衡膳食模式,飲食多樣均衡,尤其是多吃五...
-
心理知識:如何走出地震的陰霾?
社會的發(fā)展越來越快,大家現在也慢慢開始關注一個人的心理健康。因為外界事物的巨大變化,很多人跟不上變化的腳步就會產生心理落差感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