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的運動教案
-
動物的運動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通過對運動系統(tǒng)組成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動物的運動依賴于一定的結構,
認同動物結構與功能相統(tǒng)一的觀點。
2.通過學習運動這一功能,使學生能闡明運動與其他各系統(tǒng)的聯系。
3.通過各種動物的運動與觀察,使學生能舉例說明運動對動物生存的意義。
能力目標
1.通過對運動系統(tǒng)組成的觀察與學習,使學生能與生產實踐相聯系。
2.通過運動系統(tǒng)功能的觀察與思考,使學生把握事物的內在聯系,確立辯
證統(tǒng)一看問題思維觀點。
3.通過模擬實驗的制作,使學生具有能運用所學知識,嘗試一些手工制作,
培養(yǎng)動手操作能力。
情感目標
從運動對動物生存的意義的角度引導學生形成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觀點和
養(yǎng)成體育鍛煉的習慣。
●教學重點
1.使學生認識動物的運動依賴于一定結構,認同結構與功能相統(tǒng)一的觀點。
2.使學生闡明運動系統(tǒng)與其他各系統(tǒng)的聯系。
3.使學生能夠舉例說明運動對動物生存的意義。
●教學難點
使學生認識動物的運動中結構與功能相統(tǒng)一的觀點并能闡明運動與其他系
統(tǒng)的聯系。
●教學方法
談話式、演示式、舉例式、啟發(fā)式。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1)家兔骨骼標本;骨骼模型;骨骼肌與骨、關節(jié)
關系的模型;蛙神經——腓腸肌標本。
(2)動物覓食、避敵等各種動作與勞動機器等的影像資料或畫片。
(3)解剖器官。
2.學生準備:(1)豬、羊等的前肘關節(jié)(最好帶些骨骼?。?/p>
(2)硬紙板、松緊帶、圖釘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觀看錄像、直接導課]
教師首先播放有關獵豹、獅子等捕食斑馬、羚羊、仙鶴起舞、鳥兒高飛、魚
翔淺底、運動員的競技表演等內容的錄像資料,最后將畫面指向運動員凸起的肌
肉和獵豹奔跑時強勁收縮的后肢肌肉;然后教師用自身作標本,用自己的體態(tài)語
言示屈肘的動作,讓學生注意觀看胳膊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可以如下導課:
教師:……大家注意觀察老師的胳膊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學生:胳膊上的肌肉鼓起來了。
學生:發(fā)生了一種動作。
教師:是的。但這種動作是怎么發(fā)生的呢?再請大家來看看這個模型(出示
骨骼模型)。我現在用手牽引著它的手骨,結果,大家看,它怎么了。
學生:胳膊繞著肩關節(jié)(或肘關節(jié))發(fā)生了運動。
教師:很好。大家答得完全正確。那么,我要不牽引它呢?能動嗎?
教師的這幾個設問答案是很明顯的。但答案本身不是設問的目的,設問的目
的是要引出“運動的結構”。最終使學生認識:運動是由運動系統(tǒng)來完成的;運
動系統(tǒng)是由關節(jié)、骨和骨骼肌組成的。其中,關節(jié)是運動的支點;骨是運動的杠
桿;骨骼肌是運動的動力。為了強化這一認識,教師可用勞動工地上的大吊車、
挖掘機等畫片或影像資料,與人的運動的畫片或影像資料在多媒體上播放,讓學
生充分理解:關節(jié)是運動中的支點、骨是運動中的杠桿、骨骼肌是運動中的動力。
最后,讓學生結合課本29頁的討論問題進行討論,根據討論結果和以上知
識讓學生用自備的硬紙板、松緊帶、圖釘制作肌肉牽動骨運動的簡易模型。從而
鞏固了以上所學知識,也使學生在認識運動的結構的基礎上,嘗試模擬制作實驗
的操作,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使學生在日后的
成長道路上,善于把所學到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活動緊密聯系,發(fā)展學生的發(fā)散、
創(chuàng)新的思維能力。
[模型展示,體態(tài)語言,引申新課內容]
首先,教師用青蛙(或蟾蜍)的坐骨神經——腓腸肌標本裝在實驗儀器上,
讓學生注意觀察針刺激肌肉時,指針是否發(fā)生變化,為什么發(fā)生了變化,停止刺
激,指針又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原因是什么。教師邊演示,邊引導學生理出:骨本
身是不能運動的,骨的運動要靠骨骼肌的牽引,因為骨骼肌具有一個收縮的特性。
然后,結合學生觀察自備豬、羊的關節(jié)(帶些肌肉能示關節(jié)組成),進一步
理解關節(jié)的組成并觀察骨骼肌的組成。
通過觀察使學生認識: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兩部分組成,肌腱可繞過關節(jié)分
別連在不同的骨上。從而認識:當骨骼肌受刺激收縮時,就牽引著附著的骨發(fā)生
運動。
然后,教師可讓學生跟著一起做屈肘下蹲、蛙跳等動作。這樣做的時候,教
師首先要組織好課堂紀律。這樣做的目的有三:一、活躍課堂氣氛;二、讓學生
充分體驗運動時身體的哪一些部分的肌肉和骨發(fā)生了運動;三、讓學生充分理解
結構與功能相統(tǒng)一的觀點,從而引出運動與其他各系統(tǒng)的聯系。
[親身體驗,發(fā)生聯想,提高認識]
接著上面的活動,教師接著讓學生做一個屈肘動作,維持一段時間,學生會
給出一個結果:老師,我胳膊上的肌肉酸脹;支撐不住了;累了。此時教師恰好
抓住酸、累這一感覺引出神經系統(tǒng)與運動系統(tǒng)的聯系,進而引出運動系統(tǒng)與其他
各系統(tǒng)的聯系。例如:教師可以如下組織教學活動:
教師:噢!你累了,怎么就知道困了、累了?
學生:我感覺到的。
教師:哦,是感覺到的。那你知道感覺由哪個系統(tǒng)完成?假如我們今天一上
午都是體育課,那你還會有什么樣的感覺?
學生可能會答出:餓了、出汗、臉紅、心跳加快、呼吸加快、疲勞等等。教
師應及時抓住各系統(tǒng)的功能對學生進行引導。比如:
教師:餓了,你要干什么?
學生:吃飯。
教師:與哪個系統(tǒng)有關?這個系統(tǒng)出現什么生理變化?
學生:消化系統(tǒng)。這個系統(tǒng)將會……
如此,引導學生聯系各大系統(tǒng),讓學生能夠闡明各類動物的運動都是在神經
系統(tǒng)的調節(jié)和控制下完成的。除受神經系統(tǒng)的調節(jié)外,還需要消化系統(tǒng)、呼吸系
統(tǒng)、循環(huán)系統(tǒng)等的參與配合。從而達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目的,并使學生確
立全面綜合,辯證統(tǒng)一看待事物的人生態(tài)度。
[觀看錄像,小結訓練,結束新課]
教師用多媒體播放正在獵食的獅、豹等動物的奔跑畫面、正在亡命逃奔的斑
馬、瞪羚的畫面和其他動物的捕食與被捕食的過程的畫面,引導學生認識并總結
運動對于動物生存的意義。
然后,教師和學生共同總結本課時內容,突出重、難點,強化學生的理解,
加深學生的認識。
[鞏固練習]
一、看誰選得對
1.運動的骨骼肌在運動中起
A.杠桿作用
C.支持作用
答案:B
B.動力作用
D.支點作用
2.關節(jié)在運動中起
A.連結作用
C.支點作用
答案:C
3.骨在動物的運動中起
A.支點作用
C.動力作用
答案:D
4.把骨骼肌連在骨上的結構是
A.關節(jié)
C.肌腱
答案:C
5.屈肘動作的完成是由于
A.肱二頭肌收縮
B.肱三頭肌舒張
C.肱二頭肌收縮的同時肱三頭肌舒張
D.肱二頭肌等屈肌肌收縮,同時肱三頭肌等伸肌肌舒張
答案:D
二、觀察與思考
1.某人因腦部外傷,結果出現了下肢癱瘓,下肢并沒有受任何損傷。這是
怎么回事?
答案:骨骼肌具有收縮的特性。但骨骼肌必須接受由神經傳來的興奮,才能
收縮,進而牽引所附著的骨圍繞關節(jié)運動。某人腦部外傷,可能是傷害了運動中
樞,致使興奮不能傳至下肢,骨骼肌不能收縮。若長期不運動則肌纖維萎縮、癱
瘓。
B.韌帶
D.關節(jié)囊
B.協(xié)調作用
D.杠桿作用
B.杠桿作用
D.支持作用
2.某人直臂提取一桶水時,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的狀態(tài)是收縮還是舒張?
答案: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交替收縮和舒張,可引起肘關節(jié)的屈伸。當人直
臂提水時,處于單純伸肘狀態(tài),但同時,還需用力才能將重物提起,所以,這時
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必須同時收縮才能完成直臂提水這一動作。
●板書設計
第二章動物的運動和行為
第一節(jié)動物的運動
一、運動的結構及功能:
??
骨杠桿作用
??
??
??
關節(jié)支點作用
??
??
運動系統(tǒng)
??
?骨骼肌1.連結和動力作用?
??
??
2.有收縮特性
??
二、運動系統(tǒng)與其他系統(tǒng)的關系
1.呼吸系統(tǒng)——消耗氧,產生二氧化碳,呼吸頻率加快
2.消化系統(tǒng)——消耗有機物,加快吸收,產生饑餓感
3.循環(huán)系統(tǒng)——消耗氧與有機物,產生二氧化碳與廢物,使血流加快、心
跳加快
4.皮膚排泄——血流加快、血管舒張,體內熱量隨汗液分泌而釋放,出現
臉紅、出汗等現象
5.神經系統(tǒng)——代謝速度的加快,產生肌肉酸困、疲勞、饑餓、熱、競爭
等復雜的感覺和運動
三、運動對生物生存的意義
覓食?
境
?
等適應更復雜多變的環(huán)
避敵
?
●活動與探究
活動題目:探究青少年易發(fā)脊柱變形的原因
活動過程:
1.材料準備:酒精燈、魚刺(雞肋)、稀鹽酸、鑷子等
2.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判定實驗實施計劃
3.查閱資料
活動結果:青少年骨骼成分中有機物含量超過1/3,柔軟易變形。
●備課資料
1.肌肉的命名和收縮
肌肉是按它的形狀、大小、位置、附著點或功能命名的。按形狀命名的如:
斜方肌、三角?。话垂δ苊娜纾罕砬榧?、咀嚼??;按形狀和位置命名的如肱
二頭肌、肱三頭肌、股四頭肌。
肌肉收縮時,可以發(fā)生長度和張力的變化。即:等張收縮和等長收縮兩種形
式。在肌肉的運動中,這兩種收縮都有發(fā)生。肢體的自由屈曲,主要是等張
收縮;用力握拳或舉起力所不能及的重物時,主要是等長收縮。
2.肌肉痙攣——“抽筋”
在特殊條件下,局部刺激可能引起肌肉不傳播的局部收縮反應,這種反應就
是我們平常所說的肌肉痙攣,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碰到的小腿抽筋就是肌肉痙攣的
一個例證。
小腿抽筋的原因很多。夜間睡眠時下肢露在被子外面受涼、舉重時肌肉負擔
過重、爬山或游泳時間過久時肌肉過度疲勞、以及運動前缺少必要的準備活動,
使小腿不能適應突如其來的變化等,都有可能引起小腿抽筋。
小腿抽筋時,往往會劇烈疼痛,但一般在幾秒或幾分鐘內即可消失。有些人
疼痛時,還可以在小腿肚下摸到一個硬塊,待硬塊消失后,疼痛也隨之消失。
小腿發(fā)生抽筋時,可以用手自上而下,用毛巾熱敷,也可以迅速站立,
或用力向身體方向扳動腳部,使小腿肉拉直等方法進行治療。
小腿抽筋雖然不會直接傷害身體,但發(fā)生時會給人們帶來不便,如果發(fā)生在
游泳時,還可能發(fā)生意外事故。因此,應該盡量避免小腿抽筋的發(fā)生。了為預防
小腿抽筋,睡眠時或天氣驟然變冷時,應該注意保暖;睡覺前可以輕輕下肢、
使血流暢通;活動前要充分做好準備活動;注意腿部肌肉不要負擔過重、過度疲
勞等。
3.肌肉的疲勞
持久的肌肉收縮活動,會使肌肉的工作能力減弱甚至停頓,這種現象稱為疲
勞。肌肉的疲勞可以由于收縮的代謝產物,如酸在肌肉中的積存而引起,也可
以由于支配肌肉活動的神經中樞發(fā)生疲勞而引起。
適當的收縮節(jié)律和負荷,經常地鍛煉身體和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等,都可以
使疲勞延緩發(fā)生。合理的休息可以消除疲勞,恢復工作能力。
4.脊柱
(1)脊柱四個生理彎曲的形成:新生嬰兒的脊柱除骶骨有彎曲以外幾乎是
直的,生后三個月能抬頭時,由于頭部后面肌肉的持續(xù)緊張,頸部的脊柱向前凸,
出現頸曲;六個月會坐時,胸部的脊柱向后凸,出現胸曲;一歲開始行走時,腰
部的脊柱向前凸,出現腰曲。就這樣,脊柱形成了四個與人類直立行走相適應的
生理彎曲。
(2)脊柱彎曲異常:脊柱彎曲異常又叫脊柱變形,意思是脊柱的形態(tài)發(fā)生
了異常改變。在日常生活中,由于長期姿勢不正等原因,往往引起脊柱彎曲異常。
脊柱彎曲異常是中、小學生中常見的一種疾病,據1985年全國學生體質、健康
調查研究資料統(tǒng)計,中、小學生中僅脊柱側彎的發(fā)生率就占學生總數的2.11%。
脊柱彎曲異常,不僅影響兒童少年的發(fā)育、體力和體態(tài),也使服兵役和專業(yè)選擇
受到限制。
按照脊柱彎曲異常的性質,可以分為病理性脊柱彎曲異常和少年姿勢性脊柱
彎曲異常兩類。在學生中發(fā)生的主要是后一類。少年姿勢性脊柱彎曲異常,按照
彎曲的方向不同,又可以分為前后彎和側彎兩類。前后彎異常中,以胸彎過分后
凸而形成駝背的最多。側彎就是脊柱發(fā)生了向左或向右的彎曲。中、小學生中以
側彎最常見。少年姿勢性脊柱彎曲異常的發(fā)生,一是因長期姿勢不正,如看書、
寫字時歪頭、彎腰、扭著身體,或因課桌不配套、室內光線太暗而不得不彎腰學
習所造成。二是因缺乏體育鍛煉,軀干肌力量薄弱,使脊柱抵抗外力、保持正常
位置的力量相應減小所造成。三是因負重過大或長時期一側負重所造成。少年負
重過大可以增大胸彎而形成駝背;經常單側負重,如一手提物、單肩背書包或長
期用一側肩挑擔,都可以使單側的肌肉緊張而形成脊柱側彎。
避免脊柱彎曲異常,主要是根據產生彎曲異常的原因來預防。教師和家長一
方面要教育學生保持良好的坐、立、行走的正確姿勢,并且隨時注意糾正他們的
不良姿勢;另一方面要盡可能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條件。學校在配備課桌椅時,
一定要注意規(guī)格、型號的配套,盡量做到按學生身高對號入座(見下表)。還要
注意教室和居室從左側采光(即光線從左前方射來),照明的亮度要適宜。
學校課桌椅衛(wèi)生標準(單位:厘米)
桌椅號
1
2
3
4
5
6
7
8
9
適用身高
165以上
158~172
150~164
143~157
135~149
128~142
120~134
113~127
119以下
5.關節(jié)的運動
關節(jié)在骨肉的牽引下,能做各種運動。關節(jié)的運動形式是與關節(jié)的形態(tài)和關
節(jié)軸的運動方位相適應的。關節(jié)的基本運動形式包括屈和伸、內收和外展、旋轉
和環(huán)轉等運動。
屈和伸運動:使構成關節(jié)的兩骨之間的夾角變小的動作叫做屈,夾角增大的
動作叫做伸。例如,以肘關節(jié)為軸,前臂接近上臂的動作是屈,與之相反的運動
是伸。
內收和外展運動:使骨向軀干靠攏的動作叫做內收,離開軀干的動作叫做外
展。例如,以肩關節(jié)為軸,自然下垂的上肢遠離軀干為外展,靠近軀干為內收。
旋轉運動:旋轉運動包括內旋運動和外旋運動。骨圍繞垂直軸旋轉,并朝向
內側的動作叫做內旋,朝向外側的動作叫做外旋。例如,以肩關節(jié)為軸,自然下
垂的上肢,前面轉向內側為內旋,轉向外側為外旋。
環(huán)轉運動:骨以關節(jié)為中心做圓周運動叫做環(huán)轉運動。例如,以肩關節(jié)為中
心,上肢環(huán)繞一周的動作為環(huán)轉。
6.肌肉酸痛的原因
桌高
76
73
70
67
64
61
58
55
52
椅高
43
42
40
38
36
34
32
30
29
平時不經常鍛煉的人,參加比較劇烈的運動以后,局部肌肉有時產生酸痛現
象,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通常認為與肌肉內部的能量代謝有關系。
我們知道,肌肉的收縮需要能量,而能量是靠肌肉組織中肌糖元的分解來提
供的。在氧供應充足的情況下,如肌肉在靜息狀態(tài)時,肌糖元可以經過丙酮酸直
接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并釋放能量。但是當人進行劇烈運動時,肌糖元分解加
快,耗氧量增加,使肌肉暫時處于相對缺氧狀態(tài),此時肌糖元可以經過丙酮酸轉
化為酸積存于肌肉內。酸在肌肉內大量堆積,會刺激肌肉中的化學感受器產
生興奮,興奮傳至大腦皮層,使人產生酸痛的感覺。同時,由于酸等物質的積
聚,使肌肉內的滲透壓增大,促使肌肉組織內吸收較多的水分而產生局部腫脹,
也會產生酸脹的感覺。引起肌肉缺氧的另一種解釋是運動的肌肉疲勞時,由于局
部肌纖維放松不充分而產生輕微痙攣,使肌肉內的血管受到壓迫,血流受阻,引
起肌肉缺血缺氧,此時,肌肉發(fā)硬并且有酸痛的感覺。
為了避免或減輕肌肉酸痛現象,運動前要做好準備活動,鍛煉應該循序漸進
(如開始時運動量要小,以后逐漸增加),運動后要做些放松肌肉的活動或
疲勞的肌肉,促使血液循環(huán)通暢。
推薦內容
-
《預防艾滋病》教案(一)
-2022年4月16日發(fā)(作者:治便秘)《預防艾滋病》教案(一)一、教學目的1 掌握艾滋病的基本知識2 了解我國艾滋病的發(fā)展情況,認識到問題的嚴
-
10月28日河南疫情最新數據公布 河南昨日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3+4例
小編在這里提醒大家,疫情期間,盡量做到非必要不出行,如果一定要出行,要關注交通旅游信息,同時還要注意錯峰出行,全程做好防護,盡...
-
調理脾胃好處多
-2022年4月21日發(fā)(作者:沈陽201醫(yī)院婦科)中醫(yī)學認為,脾為后天之本。脾胃功能的強弱,決定了元氣的盛衰,而健康最重要的因素是內在元氣。
-
日本女子試圖射殺熟睡中丈夫 網友:現在的社會怎么了
今天一則關于日本女子試圖射殺熟睡中丈夫的相關消息引發(fā)了大家的關注,想必大家對于日本女子試圖射殺熟睡中丈夫一事是非常感興趣的,既...
-
2021京東雙十一成交額是多少?京東雙十一首日戰(zhàn)報公布!
雙十一購物狂歡節(jié),是指每年11月11日的網絡促銷日,源于淘寶商城(天貓)2009年11月11日舉辦的網絡促銷活動,當時參與的商家數量和促銷力度有
-
9月17日福建疫情最新實時數據公布 福建昨日新增本土確診病例61例
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仍然嚴峻復雜,要緊繃疫情防控常態(tài)化這根弦,始終保持警惕、嚴密防范。從當下全國各地的疫情形勢來看,似乎已經迎來了好...
-
11月3日湖南長沙疫情最新消息公布 長沙疾控發(fā)布緊急提醒
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仍然嚴峻復雜,要緊繃疫情防控常態(tài)化這根弦,始終保持警惕、嚴密防范。從當下全國各地的疫情形勢來看,似乎已經迎來了好...
-
下面流褐分泌物的原因
-2022年4月17日發(fā)(作者:強身健體補腎壯陽)如對您有幫助,可購買打賞,謝謝下面流褐分泌物的原因導語:相信大家肯定都知道對于女性朋友的重
-
中醫(yī)病名分型論治匯總
-2022年4月18日發(fā)(作者:閃腰岔氣)分型論治病感冒風寒證風熱證暑濕證氣虛感冒陽虛感冒血虛感冒陰虛感冒辛溫解表、宣肺散寒辛涼解表、宣肺清
-
一個人的內部時鐘可用于預防或減緩乳腺癌的進展
希望之城的科學家發(fā)現了一種不可能的方法來潛在地預防或減緩侵襲性乳腺癌的發(fā)展:靶向患者的內部時鐘。晝夜節(jié)律通常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